A18:理念分享/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从股票要素看“牛市末期”
陈晓钟
  每一种投资市场都有投机成分,永远都有人愿意冒大风险去博赚大钱。不过,在股票市场牛市最后一期,这种投机气氛就最炽热。研究一下有什么要素显示大市已经过热,投机味太浓使投资人士得以早日准备离开随时会爆炸的股市是有益而无害的。下列要素可以作为一个股市已经到疯狂,不久之后就会死亡的探测工具。

  一 蓝筹和低价股市价走势 

  在股票市场,要判断牛市可能结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就是低价股比蓝筹股波动更大。所以在大牛市时期低价股会升得特别快。低价股的升幅越远离蓝筹股,大市越接近牛市末期的危机。在美国,衡量方法是利用“标准普尔”的低价股票指数和高价股票指数作一个比较。在我们大陆又有没有可靠的指标衡量呢?笔者觉得可以参考“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作比较。在牛市末期,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股都会鸡犬皆升,比较沪深市场的蓝筹股升幅会更加大。

  二 成交量  

  在大陆,可以观察三板市场的成交量,可以用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三板交易所的成交量作比较。在三板交易所,目前制度还不严格,多是低价股。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股票就严格得多。一旦三板交易所成交量较沪深交易所的成交量比例高,投资者越倾向于低价股,投机气氛就越浓。

  投资者还可以用每日总成交量和上证50的成交量作比较。越来越大的比例的话,就显示投机性越重,投资者已经不耐烦蓝筹股而转向低价股交易。这样一来,风险程度亦日甚一日了。

  三 时间  

  要产生一个投机巨浪,股价作冲天的攀升,绝对没有可能在股市刚刚发生股灾之后就能够立刻做到。股市出现杀伤力强大的巨灾之后,满目疮痍。不少投资者都拖着残躯败体,哪有心情想股票?要使他们忘记创伤,需要一段时间,比如中国股市在过去几十年之中,有一些年份都是最低潮时期,譬如在1993/2001/2007/2015年等,这些年股市狂塌。要投资人士振奋起来,立即疯狂入市,显然是天方夜谭。根据统计,股灾或经济萧条过后,最快都要六年至七年时间左右才可以再度使人忘记股市惨败的痛苦,重新收拾心情点燃希望再去活跃地参与买卖股票,作投机活动。见到股市狂升,又离上次股崩时间已久,可能是另一次股崩又为期不远了。

  四 股票收益率  

  股票和其它投资一样,除了有投机作用之外,亦有不少人作长线投资,志在收取股息。当股价越升,股息率就会相对地降低。当投资回报非常之低,却仍然有很多人买股票,就肯定是炒作胜过投资意欲,牛市亦随之完结,开始熊市。

  上述所言的四种股票要素并非精确的分析计算工具,并没有明确指示过度投机要到哪一个程度,股市才会充满危机,才会过度膨胀而爆炸。这些要素只提供了一些概念给投资者参考,使我们明白到乐观之中不忘谨慎。牛市末期,所有分析工具、图表走势都可能指出股市会一路大幅飙升。但大家要想想,技术指标向好,是真的投资意欲还是充满炒作的投机行为?如果是后者的话,市场就充满危机。   陈晓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重点关注七大行业的“独角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世界经济或将进入第三次全球化
如何从股票要素看“牛市末期”
广告
新民晚报理念分享/金融城A18如何从股票要素看“牛市末期” 2018-04-07 2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