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轮到我肩负着全家的希望去抢上海电影节的票。
虽然之前就被亲朋好友耳提面命了攻略和去年的经验教训,但是八点一到,看着《小偷家族》的座位表不停翻红的实况,真的触目惊心。当机立断掉枪头去找《纽约公共图书馆》,才幸不辱命。后来看到豆瓣电影挂出《小偷家族》被引进的消息,更坚定了我的“逃避可耻却有用”的信念。
去年的电影节,颇看了一些天马行空的片子。今年则被《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和《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这样的名字吸引了,但是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后者还没抢到)。所幸最惦记的几部老片子都没有错失——
《昨日、今日、明日》,1963年的片子,29岁的索菲亚·罗兰。《白日美人》,1967年,24岁的凯瑟琳·德纳芙。都是最好的时光。伊拉是美女中的美女,放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还让人神魂颠倒,可见是真美女,经受住了各种考验——经得起考验的美女才是真美女。
《基伯龙三日》有一点例外,是好莱坞很喜欢的“电影中的电影人”套路——罗密·施奈德晚年接受的一次采访。真实事件发生在1981年,隔年伊就去世了,43岁,真真的红颜薄命。这片子刚刚在四月底横扫今年的德国电影最高荣誉“劳拉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和男女配,还有最佳摄影),像是对阿拉“希茜公主”迟来的敬意。前几天在家里理东西,看到三张一套的《茜茜公主》的碟,装修工人对此——VCD这种东西和这套片子——都闻所未闻,只有我晓得伊是家母的最爱,虽然机器都扔了,片子就还是先留着咯。基伯龙是疗养胜地,有布列塔尼最好的沙滩,当年没去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去看一看(海边漫步时背景音乐必须是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基伯龙》,可惜此处不能跳转播放)。
话说回来,每年都在出美女,每个时代都在出美女。我还记着“电影101”,还没搞清楚鞠婧祎和周洁琼呢,又多了一个孟美岐要认——今年有好些朋友被“创造101”分了心,站队王菊或是“村花”杨超越。这情形有点像李宇春她们那届的超女,但是无论红与黑,情况好像也并不一样。
美女之外,自然要有帅哥。1978年的《油脂》,24岁的约翰·屈伏塔扮高中生还是毫无压力的,反正重点又不是看伊读书(顺便说一下,屈伏塔比特拉沃尔塔好听多了,另一位主演译成奥莉花纽顿庄,也比奥莉维亚·纽顿-约翰更富音韵。语言是活的,和墨守成规的咬文嚼字比起来,窃以为还是审美更重要——是的,天秤座又暴露了)。
举贤要避亲,所以把索菲亚·罗兰的老搭子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放到最后提。放眼艺术史,叫马塞洛的都是大艺术家,这里就恕不一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