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一直是我较关注和喜爱的领域,有时候,对电影情节的记忆会变得模糊,但影片的主题音乐却无法泯灭,连同当时观影时的那份悸动长久留在心里。今年夏季音乐节(简称MISA)有两场与电影音乐相关的音乐会:《天书奇谭》交响电影专场以及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大师德普拉电影音乐专场,一中一西,通过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演绎,再次把电影音乐推到台前。
只有看过听过《天书奇谭》,才知国产动画片的最高表现形式
这几年,MISA开启了电影交响乐音乐会的模式,坐在上交音乐厅,观看五块超大屏幕呈现的《黑客帝国》《太空漫游》《莫扎特》、卓别林默片《城市之光》,感受舞台上大乐队现场演绎的配乐,环绕声音响,直击耳膜,既奢侈又震撼。
今年的MISA,把选片落到了国产动画片《天书奇谭》上,我一听就来劲了,犹记得儿时观看此片时的新奇感受,那时还无法分辨什么中国元素,现在回过头再看蛋生、狐狸精、袁公、县太爷,这些糅合了中国民间绘画、雕塑、戏曲等元素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看到片中云雾缭绕、山之仙境的画面,仿佛身临一幅大型的动感水墨画里。而毕克、苏秀、丁建华、曹雷的配音实在是传神,作曲家吴应炬的配乐也是中西合璧,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各人物形象和戏剧性,绝对是国产动画片的上乘之作。
音乐方面,也是极尽中国元素,活泼正义的蛋生、狡诈妖媚的狐狸精、大义凛然的袁公、赖劲十足的小皇帝、贼眉鼠眼的县太爷,在音乐中都有其主导动机,很有戏份。而蛋生背天书,狐狸精化作仙姑施法时,用现代电子音乐来表现,非常超前。那时动画片中启用的是中西室内乐组合的乐队编制,但这次青年作曲家沈逸文根据吴应炬配乐的部分手稿,再次复原编配了影片的音乐,全部移植到交响乐队,印象特深的是原片中的唢呐现用小号来代替,加上不少特色打击乐器,虽不能说把原片中唢呐、二胡等民乐的声音全部传递到位,但大乐队编制也加强了音乐的厚度和现场聆听的爆棚感。指挥家张洁敏边看着面前监视器里播放的画面,边指挥上交,他们一个半小时密集烧脑式的全神贯注所带来的音画同步的精彩演绎,非常专业!
重温经典,还是很激动人心的。这部历时三年创作,充满奇、趣、美的动画片搬上MISA舞台,那些美轮美奂的中国画、一波三折的中国神话传说、生动幽默的现场配乐演绎,令人回味。现在的孩子说起熊大熊二的故事绘声绘色,真心希望他们能在像《天书奇谭》那样具有艺术性的优质国产动画片中汲取养料。
如法国足球队轻盈灵动极富色彩的电影配乐大师亚历山大·德普拉音乐会
再次走进MISA音乐厅,是冲着《国王的演讲》《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水形物语》《色戒》的电影配乐大师亚历山大·德普拉来的,颇为巧合的是,当晚法国队即将在世界杯上夺冠,而德普拉也是法国人,他的音乐轻盈灵动、变幻莫测,与法国球队的球风如出一辙。
德普拉配乐最大的特点是其丰富的色彩变化。如他喜爱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法国人骨子里的色彩感在简洁的配器中情调百出,引人入胜。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让他通往好莱坞的影片,讲述17世纪荷兰画家杨·维梅尔与有着极高艺术天赋的女佣葛丽叶的故事,开始弦乐暗流,营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气氛,之后长笛吹奏主题,一句一个调,你刚觉得稳定了,音乐又跑到另一个调上,和声转换之快,那种悬疑、神秘、饥渴交织的音乐表现出女主葛丽叶独特的艺术感悟力和纠结的内心情感。影片高潮处,油画般精致唯美的正反打镜头和音乐构成了空间的凝滞、对位和时间的延宕、交错,极富艺术感染力。在影片《国王的演讲》中,德普拉又用一贯的色彩离调,钢琴主奏的清淡笔触,不禁让我想到影片的英伦风以及那句“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我们必将胜利!”的经典台词,朴素而有力量……
德普拉也善于把似一粒种子的核心细胞动机不断反复出现、发展和延伸。如《影子写手》的配乐,一个节奏音型不断重复,横向加入单簧管、带弱音器的小号、小提琴,直至铜管、打击乐,不断增加音乐厚度,形成巨大的情感推力,最后我居然听到了全乐队所营造出的合唱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在李安的电影《色戒》配乐中,小提琴solo的伤感阴沉的动机也是不断反复、转调,音乐敲开一个乱世,所有爱恨都裹挟在钢琴弦乐声浪中,圆舞曲华美的舞步掩饰不住主人公内心的落寞,德普拉用西方的音调毫无违和感地描摹上海那个特殊年代的优雅和无奈。
在电影配乐中,德普拉还喜欢运用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乐器,如《水形物语》里的手风琴、《影子写手》中加弱音器的小号,《布达佩斯大饭店》则用柳琴来代替原作的东欧民间乐器大扬琴,充满着异域情调,只见作曲家边吹口哨边指挥,尽显幽默本色。当《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上演时,舞台上八个打击乐手操控着几十件打击乐器,由此钢琴片、三角铁、定音鼓等组成的色彩斑斓的打击乐音响,为影片陡增各种梦幻、杀气和诡异。当然,作为早年主修长笛的德普拉,也在多部配乐中写进冷艳的长笛独奏片段。
配乐大师都是营造气氛的高手,他们了解影片的内涵和深意、洞悉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谙影片音乐节奏,知道用什么样的配器达到清新灵动、深情感人、神秘悬疑的音响,知道如何用铜管、弦乐的震慑力奏出恢宏气势的大片爆棚效果。在电影标版流水线里,配乐几乎一个模式,但德普拉对各种作曲技法、各种音乐风格都可信手拈来,爱用小调写作的他无边的想象力和极具色彩魔幻标签化的配乐风格,赢得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一线导演的青睐。
走出MISA音乐厅,我在想:好的电影音乐究竟应该躲在画面后渲染气氛,还是可以独立欣赏、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我想德普拉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