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幕降临,双休日里的写字楼灯光渐次减少,但是,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办公室,却灯火通明,更为忙碌的节奏随着夜幕的加深进一步展开。
昨晚7时,一个视频会议就在这里面向全市各级防汛部门召开。市防汛指挥部的多功能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会议一结束,与会人员迅速离去。
他们迅速奔赴到了全市各个地方落实会议部署,检查防汛准备工作,远的到了崇明、奉贤、金山、临港等此次迎击“安比”台风的各个前沿阵地。
有的工作人员转到了市防汛指挥部的另一个会议室。这里挂着三块大屏幕,放着4台电话机。两块大屏上仍连接着各区防汛部门,传递各地工作场景;另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台风路径、卫星云图等信息。工作人员进进出出,见面“招呼”都变成了询问台风路径等信息。
晚上9时,没有任何招呼,大屏幕上突然传出了又一次视频会议场景。各区“一把手”逐个汇报临时转移安置人员情况,一个个汇报数字都精确到了个位。市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一边听、一边记,记录完马上汇总上报。
晚上10时、11时……每隔一小时左右,视频会议继续进行。晚上12时左右,听说还有极少数人没有转移安置,指挥部工作人员马上叮嘱:继续想方设法转移安置,今夜无眠,我们继续联系。
早上四五时,天刚微亮,视频连线仍在继续……视频中,有的人自感“装容不整”,回复却基本是“我也一样”。还有一个反复念及安置人员早餐的工作人员,自己并没有吃上早餐——经人提醒,他才记起,自己还没有洗脸。一会儿,他又盯到了台风路径图上……
本报记者 罗水元 融媒体见习记者 丁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