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百六十张会客单
王妙瑞
  王妙瑞

  每个周六或周日,我都要到很远的“漠河”去一次,准确地说是漠河路。这条路地处上海东北角毗邻宝钢,我坐3号线地铁乘18站,下车后还要行走近20分钟。7月中旬,台风“安比”袭击上海崇明的时候,我仍行走在台风经过的路径上,不为别的,因为96岁的老母住在漠河路一家福利院。期盼子女常来看看,是老人的心理常态。我不能让她失望。

  进福利院照例要填写一张会客单。自3年前的4月至今,我填写了不少于160张会客单。院方说在相同的年头里,我是来得最勤的一个。其实退休多年的我,有的是时间,每周一次的探望不算多吧。护理员说,这样做不错啦。有的福利院针对子女不常来的问题,采取了积分奖励制,要求每隔半月来看望一次老人,累计起来,到时给予适当的奖励。而能做到的并不多。我感到惊讶,好像亲情被扎了一针。

  母亲原来住在石泉路街道福利院,该院属于民房改建,地方虽小,条件差点,但护理非常细心,离我家也近,骑车5分钟就到了。一年冬天,母亲起床穿棉裤,不慎原地跌倒,大腿骨折。请知名中医上门治疗,不料一星期后并发症爆发,经纺织医院和建工医院抢救捡回一命。住院4个月,原来的福利院没床位了,于是转到了“遥远”的这家福利院。好在我有5个弟妹,经常能有人去看望母亲,她也不感到孤单。

  母亲以吃软食为主,喜欢食鱼。老三把市场上的名贵海鱼都买遍了,烧给母亲吃。老二善做水果羹,每每送到福利院让母亲品尝,问她味道怎么样?母亲说跟她年轻时烧得一样,好吃。我了解母亲爱吃的糕点,哈尔滨食品厂的绿豆糕、凯司令的牛利等是我轮换买的食品。有一次我买了一盒红宝石的提拉米苏,一调羹一调羹地喂给她吃,她说从来没有吃过味道这么好的东西。现在母亲偏爱提拉米苏,我也成了小区附近那家红宝石的常客。过端午,母亲要吃粽子,大肉粽不要,就喜吃白米粽,一只足矣,只能学着自己包粽子;过中秋节,鲜肉月饼要吃的,也是一只够了,但在南京路老大房排长队费时不少啊。为让母亲吃到正宗的小笼,我在家门口坐11号线到南翔,买好装进保温袋,再返回坐3号线去福利院。我问老母,味道好吗?她说鲜!尽管她吃一只两只就不吃了,但我觉得这样的“亲情快递”,值得。

  常年卧床的老母出不了院门,她不计较吃,更不计较穿。我和几个弟妹买来一套又一套的新衣服,有全棉的、真丝的,让她穿着舒适,看着漂亮。母亲说快要死的人了,还穿这么好做啥?我说只要活着就要穿得好。哪怕躺在床上也一样。还买了一双绣花的北京布鞋,绛红鞋面的绣花鞋她20来岁在浙江乡下结婚时穿过。只要天晴,气候适宜,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在花园般的福利院逛上几圈,看各种鲜艳的花朵,给色彩斑斓的鱼儿喂食。在一大片绿荫下,我刹住轮椅,对母亲说开始按摩头部啦,她闭着眼睛享受惬意的半小时。

  母亲离百岁还有短短3年。她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老人,她满足的是每周见到子女一面,而从不在乎能否活到百岁。是啊,需要努力的不是母亲,而是我们做子女的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旅游
   第A25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ZF01版:中缝4-29
一百六十张会客单
点心二三事
“李鬼”的“戏台”
游走古镇
台风涂鸦
区别形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一百六十张会客单 2018-09-25 2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