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依靠改革和开放这两大法宝,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后的今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场超越时空的盛会让人感受到,中国正以更为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昨天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接着,他宣布中国将在五个方面加大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力度: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40年,在前二三十年,我们相当多的成就感来自“出口越来越多,创汇越来越多”;而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能挣会花,显示出惊人的“买全球”能力,去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就达1200亿美元。因此,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激发进口潜力,扩大进口空间,向世界各国开放13亿人的大市场,势在必行。同时,我们将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金融业、服务业不断扩大开放,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产品进入。未来十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中国消费者将有更丰富更多元的选择,世界各国也将迎来更大机遇。
把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让各国客商近悦远来,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4700亿美元,同比下降41%,但其中超过700亿美元流入中国,中国吸收外资增长6%,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我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方面,将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以更为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盛会举办地上海重任在肩。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如今又迎来了“先行者”的新机遇: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发布的这三大利好,对上海这座全球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放激发创新,开放带来共赢。我们相信,拥有开放、创新、包容这三大品格的上海,必将在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焕发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