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展出中的《缥缃流彩——上海图书馆藏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年度大展被认为是今年读书之人必须打卡的展览之一。
“缥”意为淡青色,“缃”则是浅黄色,古代人常用淡青、浅黄的丝帛作书囊书衣,“缥缃”用以指代书卷。中国传统文化,所谓诗礼传家,素来尊崇文字书籍之传承,故而历来对碑拓墨迹、书刻稿本等文字载体珍护有加,甚或视若性命。在历史上,古籍善本碑帖的价值往往远远高于字画瓷杂,而公私各种藏书楼如天一阁、嘉业堂等更是名闻遐迩,为人敬慕。
1949年以后,上海图书馆是中国古籍善本庋藏的“半壁江山”,此次展出的一百件(组)古籍,涵盖佛经、书籍、碑帖、尺牍等,每一件“弹眼落睛”,堪称“镇馆之宝”。
前人对古籍装潢往往精心尽意,慎重其事。一册古籍,除了请名工巨匠精心装池外,还自己或请名家题签、题跋,盖收藏印,做书衣、制书匣。有的还请名家特别绘画,以增光彩。总之做得尽善尽美,赏心悦目。装潢背后,是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门类的交汇集成,有许多是由众手合作而成,需要考量的“软实力”来自很多方面。
此次展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里面比较集中展出了黄丕烈、龚心钊和吴湖帆三大家的古籍收藏,得以窥见他们各自个性鲜明的古书装潢风格。
嗜宋本的“五百年来藏书第一人”
清代藏书大家黄丕烈,独嗜宋本,家藏宋版书达百余种,并专辟一室“百宋一廛”,珍藏他的宝贝。作为一位职业藏书家,为了重装宋本,他专门收藏了不少宋纸,用以修复旧书时精心配补,力求古色古香。如展品中有宋刻《重雕足本鉴诫录》上下两册,原为明代最有名的书画收藏家项元汴天籁阁蝴蝶旧装,但黄氏觉得项氏原本“所补纸皆白色不纯”。于是黄氏以所储宋纸替换旧装明纸,改为今式。为求古雅,封面更用当时就非常名贵的宋代金粟山藏经纸装饰。外加黄色织锦书套,楠木书匣。书后并有项元汴、朱彝尊、王士禛、赵怀玉、顾广圻等大家题跋,黄氏本人更是反复题记,甚至记录了交易此书的价格等细节。同时展出的宋拓《蜀石经毛诗残本》、宋刻《侍郎葛公归愚集》、宋刻李纲《梁溪先生文集》、明成化刻本元朱德润《存复斋文集》及明抄本元袁易《静春堂集》等书,均为黄丕烈精心校勘重装,尽显一代藏书大家爱书护书的风范。
把自己相片裱在碑帖里的大收藏家
民国大收藏家龚心钊,出生晚清显赫世家,平生收藏书画文物无数,上海博物馆商鞅方升等重器均出自他家所藏。他对心爱之物的装池更是不惜工本,且题记累累。如宋拓《九成宫醴泉铭》,1935年龚氏以六千大洋的天价买得后重装。该拓本面板书衣或为宋代缂丝,封面有翁方纲手题书签,衬页装有明王铎、民国郑孝胥题签,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收尾及内页多处粘有龚心钊题跋、校记,册尾背面更装有清同治年间整纸拓本照片和龚氏赏碑照片,还粘有龚氏题记及装池匠王仪堂题名。当时为了买此宋拓,龚给著名的碑帖商人张彦生写了张欠条,答应先付三千大洋,另外三千大洋半年后再付,这张契约收据也被他裱在了帖尾。这部宋拓名品,上图1961年从龚家买到时花费高达5060元,因为当时许多其他碑帖的收购价大多一两百元。另外,龚氏收藏的宋拓《郁孤台法帖》《醉翁亭记原石残字》《绍兴米帖(附月虹馆法书)》《怀仁集王圣教序》《玄秘塔碑》明拓《受禅表》及《龙藏寺碑》等名拓,均不惜代价以旧纸佳笺装饰,并装以本人肖像照片,收藏印则用另纸钤印再裱于册上。凡此种种,均为龚氏收藏善本佳拓特别之处。把自己相片裱在碑帖里,可谓他的独创。不过有一卷《妙法莲华经》,唐代敦煌写经,龚氏仅新接一段题跋,基本保留原装本色,木轴据说为原制唐物,尤为可贵。由此也可见其对古物的敬畏。
“少爷”装裱不惜掐头去尾
著名画家吴湖帆出生收藏世家,其所装治书画古籍善拓更是雍容华美,竭尽考究之能事。和吴共事过的朋友都说他“十足少爷”脾气,典型案例就是他把不同尺寸的“四王”作品,为了好看,不惜掐头去尾,或当中加添一段,让裱画师改造成一堂整齐划一的四条屏。上图碑帖最煊赫的莫过于《四欧宝笈》,是吴家几代人的心血所聚,也是此次展场最亮眼的明星。吴湖帆为此四本宋拓欧阳询剧迹重新装池,不但统一尺寸,面板还分别用极稀见的明清织锦,争奇斗艳,异彩纷呈。面板四围红木镶边,签条则由吴氏统一手书,以示珍重。内页除保留历代各名家手书签条外,并特请王同愈、吴郁生、朱祖谋、罗振玉另页手书各册碑名,绘乌丝界格。然后是吴氏精心亲手绘就的扉页图,《勘碑图》《校碑图》《读碑图》和《九成宫》,尤其《九成宫》乃工笔重彩界画,堪称精工艳丽,铭心绝品。碑帖正文之外,册尾更是题跋累累,名家广聚,甚至汉学家伯希和的题记也被搜罗其中,极一时之盛。吴氏还专门定制一楠木书匣,分四屉庋藏此四册至宝,书匣内外均镌刻其手书题名,浅刻填绿,益见其贵重华丽。另外,经吴湖帆重装的宋拓《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明拓《王居士砖塔铭》、《董美人墓志铭》、《马湘兰手札卷》和《两宋十大家词》古籍,以及吴大澂稿本《愙斋集古录》等,均可概见吴氏装潢之独特匠心和非凡眼界。
三大家珍藏之外,展览还有费念慈、袁克文、蒋祖怡、叶恭绰等名家经手重装的碑帖善本手卷,以及内府装池的古籍绘本等等,同样不遑多让,真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这一别致的展览,重现中国古典美学的博大精深,恢弘瑰丽,堪称一场“古书之美”的饕餮盛宴,那些深通西洋设计美学的“大咖”们现场看了也觉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