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陶 让世界爱上“上海质造”
吴南瑶

  文/吴南瑶

  连续在纽约时装周上九季发布,王陶是迄今为止唯一进入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的中国设计师,其品牌TAORAY WANG亦是唯一获得纽约时装周官方日程推荐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9月的纽约是美丽的季节,那些抱着资料、穿着跑鞋搭地铁赶场的模特儿是时装周期间曼哈顿独特的风景。为了等受邀坐在第一排的川普小女儿蒂芙妮,走秀晚开始了半小时。媒体圈毫不留情批评总统千金“耍大牌”的同时,依然不吝把赞誉给了王陶的“花漾石岩上”。

  这是王陶连续第九季在纽约时装周发布,甘苦自知。好在那些出现在秀场第一排的重量级嘉宾已证明了她的实力。只是与个人和品牌的得失相比,王陶更在意外界对自己中国身份的肯定。当前知名主播Kimbley对着媒体公开表示“因为TAORAY,我再也说不出中国制造是廉价的代表”时,王陶觉得自己这一路走来,所有的反叛、努力、坚守,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就算折戟无数,也要为梦想而活

  上月,比尔·盖兹最早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去世,王陶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向这位百亿级富豪表示了敬意。去年艾伦和女友曾光临了秀场,还特意到后台向王陶表示,为中国有这样“世界范”的品牌和设计而高兴。当然,艾伦生命不息,逐梦不止的人生态度,更让王陶发自内心仰慕。

  “我所做的一切也许是错的,但我始终斗志昂扬。”这是艾伦曾经写过的一句歌词。1989年的王陶还并不知道艾伦其人其事,但为了圆自己从小就有的一个艺术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王陶出乎意外地选择到日本顶级时装设计学院TOKYO MODE学习,从零开始。

  西方有谚语,“人如其食”。无疑,一个人的穿着同样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背景、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所有物质世界的背后,都需要思想的支撑。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塑造的远不止一个人的外表,还在于引导一个人的观念。

  “现在的我,很感恩我的第一个本科学位是历史系。”王陶笑言。这个背景,奠定了她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不会拘泥于当时当刻,而更在意于对于“趋势”的把握,这一点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而言,至关重要。从当时班上唯一一位没有设计经验的学生,到作品荣获毕业大奖的优秀毕业生,受日本顶尖设计大师小筱顺子器重,任近身助理设计师,其间先后获得过5次国际时装设计大奖。为了追求更高的设计理想,数年后王陶又选择到欧洲深造,后担任伦敦著名高街时尚女装品牌的总设计师,并定居英国,2002年受邀回到中国发展,2014年以公司CEO的身份另创自己的独立品牌。看似一帆风顺的履历,省略了多少一个华人年轻女性在不同环境单打独斗的艰辛。“要成为成功的品牌或设计师,没有什么比坚持更为重要”王陶说。

  事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交集

  就品牌而言,2014年才创立的TAORAY WANG还处于婴儿期,但掌门人王陶却早已是圈内公认的“魔术师”。2002 年,王陶回国受邀担任本土女装品牌broadcast:播的设计总监,主持该品牌的转型项目。她成功将其从批发/分销型业务模式重新定位成设计主导品牌,个人也职场转型成为了该品牌CEO。如今,该品牌已成为中国女装品牌前10强,而王陶本人职场上的华丽转身也为她日后成功打造自己的品牌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东京、伦敦,转了一圈又回到上海,对王陶而言,这座城市是自己事业的原点,更是每一次重新出发的起点。

  大学毕业后,王陶第一次回上海,是作为海外代表受命代表小筱顺子参加第一届上海时装周开幕。那时候,人们刚同时对世界品牌有了初步认识,成衣、高定,对于普通人而言依然是完全陌生的词语。她还记得秀场外普通老百姓打量自己装束时诧异的眼神。而当她2002年重新回到这座城市时,时尚的氛围已经完全和彼时不同。历史系出身的她,敏感地察觉到了天时、地利、人和。

  世事更迭,科技人文高速发展之下,女性或被动或主动地来到了一个与权力共存的世界。不管在纽约、伦敦还是上海,王陶总能被周围那些有个性,敢于挑战和做自己的精英女性吸引,“她们身处与香奈尔小姐不同的时代,但她们一样敢闯、大气,很性感。”王陶说,“我要做的,不光是让她们穿得正确,更要让她们穿出自己的个性和灵魂。”凭借在伦敦萨尔维街(Savile Row)积攒的品位和灵感,王陶在国内第一个开创了“小高定”的潮流。作为华人设计师,王陶并没有在设计中刻意突出东方元素,“我不喜欢流于表面的东西,中国文化绝不是简简单单的龙纹或是大红色,传统哲学以无当有,于不动声色处展现细节之美,是我的设计理念。”正是这样,王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一批欣赏精良剪裁、精细结构、奢侈面料的精英女性客户。“我为所有身处于不同行业,独立自信的女性骄傲,我关注全球女性力量的崛起,我相信点滴的改变会造就非凡的未来。”

  因爱而生的“上海质造”

  刚进军纽约市场时,常有人误以为“TAORAY WANG”是日本品牌,王陶就干脆在衣服上打上了“Fabric from Italy, Made in Shanghai”(意大利材质,上海制造)的标签。对于上海,王陶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最早在伦敦接触全球高级定制的圣地萨尔维街(Savile Row)时,王陶第一次知道,当年全世界富豪去定制的时候都会被问到:“你是否需要‘made in Shanghai’?”这么问的原因是,那个时代在萨尔维街最好的丝绸与里布都来自上海。上海作为中国时尚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时尚品牌培育诞生的摇篮,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重振上海作为世界时尚之都的雄风,虽然言语温和,内心却有着男儿般英气的王陶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份使命感。

  生逢其时,唯有不负岁月。年底,王陶梦想中的定制会所就将落户长宁区的时尚地标“上生·新所”。她直言,中国市场还在发展,渠道也在大洗牌。人、商品、门店的关系,正在被改写。但从大环境而言,上海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时尚之都、品牌之都、设计之都的目标下,上海时尚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直在海外市场低调潜行的王陶面对这片发展中的热土,她坚信,做品牌就像做人,用心诚恳,就一定能让别人感受到。“我热爱这座城市,精致与优雅自然地融入她的骨子里,我希望能通过TAORAY WANG让全世界的时装工业看到‘上海质造’的别具一格。”王陶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第A03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共享进博会
   第A11版:共享进博会
   第A12版:共享进博会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要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A24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王陶 让世界爱上“上海质造”
更好设计 更好生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A23王陶 让世界爱上“上海质造” 2018-11-06 2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