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定:
一是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二是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三是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上海送上的三大利好,不仅让我们感到使命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
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市委书记李强曾说,纽约的时代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上海的黄浦江两岸将来要打造成为世界的“会客厅”。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跃居全球前列,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全球城市,上海能否承担重任,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这是在国家战略之下,上海对自身的要求。面对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项任务,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做出影响,构筑难以逾越的战略优势。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首届进博会开幕式刚结束,上交所即表态,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制订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方案,向市场征求意见并履行报批程序后实施。有关部门也对于自贸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回应。
这是上海速度,更是以脚踏实地的姿态,走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只争朝夕的状态,将蓝图变为现实。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
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应该是多维度、综合性和长周期的,最终要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话。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一系列机遇,上海唯有顺势而为、乘势而进,迸发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上海的明天将更加斑斓多彩,上海也一定不会辜负国家的重托。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在上海你更可以看到未来更加开放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