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应明示烟草制品包装应当印制带有说明吸烟有害健康的文字和图形警示。”
——专家们呼吁。吸烟是导致诸多慢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我国成人吸烟率现高达27%,7.4亿人每天饱受二手烟危害。每年有100万人死于烟草危害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长期二手烟暴露。
“我建议对《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中‘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这一条进行修改,一是将公共场所具体化,明确为‘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既便于操作和监督,也彰显了我们履约的责任。二是用‘禁烟’代替‘控烟’,一个‘禁’字表明我们针对三类场所旗帜鲜明的禁烟态度,彰显出我们积极控烟、维护不吸烟者健康的决心。”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说。
“‘控’与‘禁’一字之差,但彰显了国家控烟履约和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担当,也便于实施中操作执行。”
——专家们表示,“草案二次审议稿”关于控烟条款的表述应更加具体和完善。北京、上海等地的地方控烟条例已经比这个要求执行得还要严格,不只是“控”,而是“禁”,而且不仅是公共场所,办公室也列入禁烟范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我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积极按照《公约》要求,制定法律法规,是缔约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已有20多个较大城市控烟立法并开展了有效的执法工作,具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出台国家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或在草案二次审议稿里面明确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顺势而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杰发言时说。他建议二审稿按照《公约》的要求标准修改完善控烟条款。“这样的修改对于法律的顶层设计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科学依据及很强的可操作性。”
“图形警示上烟盒是一种最有效、最广泛、最经济的告知烟害的方法,建议改为采用告知烟草使用具体危害的大面积的图文警示。”
——新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吴宜群表示。
“控烟是一套组合拳,政策应该包括控烟的各个环节,例如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帮助吸烟者戒烟,披露烟草成分,打击非法贸易,减少烟草种植、生产及销售,最终实现《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目标,让成年人吸烟率下降到20%。”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说。“草案二次审议稿”中第85条是有关控烟内容,体现了政府对控烟工作的重视。但鉴于烟草使用对国人健康的损害,以及过去5年成年吸烟率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建议尽快推进通过国家性公共场所禁烟的法规。
“在草案第七章第七十五条中增加‘国家从烟草税收中每年抽取0.5%用于控制吸烟的执法、监督、宣传、教育和帮助吸烟者戒烟’。”
——此前还有专家发表建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及对外经贸大学近日发布了《中国卷烟支付能力研究》,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平均卷烟支付能力是2001年的2.09倍,中国的卷烟支付能力增长速度为世界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