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文学大师李劼人先生的经典著作改编的电视剧《大波》日前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开播了。李劼人先生的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合称为“大河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这三部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社会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年间的人间悲欢、思潮演进和政治风云,始而微澜荡漾,终至大波澎湃。
电视剧《大波》则融合了《暴风雨前》《大波》两部著作的内容,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夕保路运动中革命党人、守旧派、保皇派、投机派等几种政治力量在革命大潮中的冲突和搏杀,是一幅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大波中的四川民俗风情画卷。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便是鸿篇巨制中的精雕细琢。
对人物的精细刻画是该剧的一大亮点。作为同盟会会员的尤铁民无疑是剧中最正面的形象。他在留学日本后回到家乡发动革命,为了革命甚至把自己对意中人的爱埋藏在心底,全心全意投身革命事业,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看似不近人情的人物,却是当时革命青年的真实写照,他们将爱情融入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女主角龙兰君是一位美丽热情、敢爱敢恨、智慧超群、思想开放、有主见有魄力的新女性。她从当铺女老板投身革命大潮加入保路女同志会成长为革命者的历程,表现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堪称川版“乱世佳人”。男主角之一郝又三则是从维新派进步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他的思想变迁历程在剧集的展开中抽茧剥丝、层层深入;而他与龙兰君一见钟情后,难违父母之命,娶了个不喜欢的女人为妻,却在保路运动的革命大波中与龙兰君又走到了一起的感情经历也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就是作为反面人物的苏星煌也得到了立体的刻画:他自幼和郝又三的妹妹郝香芸定亲,对郝香芸一往情深,但郝香芸却很反感他;他自尊心特别强,爱转变为强烈的占有欲,为得到郝香云,不惜杀死好兄弟尤铁民。他无疑是爱到变态的,但掩盖不住一点,就是他是深爱着郝香云的。这种复杂的人物个性被演绎得入木三分。
对四川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现是该剧的另一大亮点。四川成都街头一间间独具特色的茶馆、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小吃,是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四川茶馆独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或“摆龙门阵”(聊天)、或看书读报、或品尝小吃点心;茶馆里的气氛与盖碗里的沸水一样,热气腾腾的。这是成都人们生活的常态。李劼人先生的作品就深刻描写了这些生活场景,更令人叫绝的是他将四川方言融入作品。而在叙事风格上,他将“摆龙门阵”的说书风格融入小说叙事中,有滋有味,引人入胜。电视剧忠实于原著,还原了老成都的茶馆等街景和市井生活。具有四川方言特色的台词和说书风格的剧情演绎,更为电视剧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刘仪伟等四川籍演员的加盟,则令电视剧川味更浓。
在革命大波中的青年小生对理想、真理、爱情、社会变革的追求和奋斗是电视剧《大波》表现的主题,也是青年一代永恒的命题。《大波》在当下言情、传奇、穿越等剧的重围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和市场,实现了带动人们通过电视剧这座桥梁回归经典文学阅读的初衷。《大波》无愧于一部致敬经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