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宣布反制
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证实已经向英国、法国等五个伊核协议签署国领导人致信,宣布伊朗即日起不再履行协议部分承诺,不再向其他国家出售浓缩铀和重水。他希望在60天内与五国就协议中伊朗权益问题进行谈判,如果诉求得不到满足,伊朗将重新启动高丰度浓缩铀活动。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伊朗将不再完全履行伊核协议,要求伊核协议其他签字方在60天内履行各自义务,尤其要保障伊朗在石油和金融领域利益。
按照2015年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署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国内低丰度浓缩铀储量不得超过300千克。伊朗以往用浓缩铀与俄罗斯交换“黄饼”,将超出规定限额的重水卖给阿曼,美国4日起停止对上述两项交易予以制裁豁免。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说,伊朗的举动“是为拯救(协议),而不是破坏它”,“伊朗人民和世界应该知道,今天不是伊核协议的终结……这些行动与伊核协议一致”。
舆论普遍认为,伊朗的反制措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能被视为退出伊核协议之举。不过,上述措施也表明伊朗“有条件”留在伊核协议的强硬立场。
美国继续制裁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签署行政令,对伊朗的铁、钢、铝、铜等产业进行制裁。
特朗普说,上述被制裁产业是伊朗政府除石油外的最大出口收入来源,此举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但他同时表示,期待有一天能与伊朗领导人会面,商讨制订新的伊核协议。
根据行政令,制裁对象包括在伊朗境内拥有或参与运营与铁、钢、铝、铜产业有关业务的个人或实体,参与伊朗上述产业相关商品或服务交易的个人或实体,为被制裁对象提供物质或金融、技术支持的个人或实体,以及为伊朗相关产业产品出口提供重要金融服务的外国金融机构等。受制裁的个人和实体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
前景并不乐观
伊核协议存续前景并不乐观。协议签署之初,美伊两国国内就都有不少异议。美国特朗普政府去年5月8日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制裁措施后,伊朗便多次警告,若协议中伊朗权益得不到保障,伊朗就将退出协议。根据协议,如果相关方重启对伊制裁,伊朗可将其视为全部或部分停止履行协议承诺的理由。
伊核协议对伊朗权益的保障集中于经济领域,目前在操作层面已很难维持。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航运和银行系统进行制裁,并实施所谓“长臂管辖”,令任何企业和个人从事涉伊经贸活动都面临重重障碍。
美国在伊朗执行协议的情况下单方面退出协议并重启制裁应受谴责,然而如果伊朗退出协议并重启高丰度浓缩铀活动,不仅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更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构成挑战,可能被国际社会进一步孤立。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