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楼不土
李文祺
  李文祺

  用钢筋水泥垒起的楼,称为洋楼;用泥土堆砌的楼,叫土楼。现时,远古的土楼,越来越吃香,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去年年末,几个在洋楼中住了近一辈子的友人相约,赴福建看土楼。

  那天清晨,我们从上海飞至厦门,包了一辆旅游小巴赴永定,去参观土楼。三小时的行程,有一半时间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中午时分终于看到了形状各异的土楼。

  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发展,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它依山就势而建,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人而居的生活和对外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如珍珠般地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上世纪80年代,这些土楼被美国的卫星侦察到,以为这些蘑菇状的怪物是中国的核武设备呢!时过境迁,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土楼先看土楼的布局。它注重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楼址,以利生活、生产。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既可避风防潮,又是楼、山配置,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土楼有3个特点:一是中轴线鲜明。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二是以厅堂为核心,组织院落,进行群体组合。三是廊道贯通全楼,四通八达。

  再看土楼的特点。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建于1693年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不倒不歪不塌。据介绍,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厘米宽的裂缝。100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仅留下一道一厘米的裂缝。

  福建土楼的命名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寓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或纪念先祖定名;或以自然环境定名;或劝勉后人定名;或以创业者定名等等。同时又糅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最有名的是振成楼,有副世前名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它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奇特的是砖木结构的振城楼,内环楼仿西洋式装修,外环楼则架梁式土木结构。这种“外土内洋”的土楼,更是罕见。

  土楼除高超的建筑技艺外,环境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更是不绝于鼻。真是土楼一点不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健康·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留鸟和候鸟
美食家阿姨
春日烂漫
缘 分
一枝出墙来
一潭清水
土楼不土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土楼不土 2019-05-09 2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