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4月C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影响CPI上涨约1.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在食品中,鲜菜价格水平仍处于高位,同比上涨17.4%,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4.4%,涨幅比上月扩大9.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去年秋季北方水果歉收,今年存量不足,鲜果价格上涨11.9%,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6%、2.5%和2.0%,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93个百分点。
另据测算,在4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
由于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创历史新高”,市场担忧CPI涨幅会持续扩大,突破3%的物价控制目标,未来,真会如此?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如没有其他因素的配合,猪肉一个单独的产品涨价导致全面通胀的可能性很小,猪肉价格上涨不会全部传导到CPI,且猪肉在CPI篮子中的权重逐年下降,已从2012年的3.5%降到2019年的2.35%左右。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也表示,从CPI中猪肉价格的权重看,不用过度担心猪价上涨。因为CPI有8大类,猪肉价格上涨会对整个物价总水平带来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会一下子导致整个CPI涨幅超过3%。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则认为,全年来看, CPI同比涨幅仍能控制在3%以内,能够完成政府年初提出的物价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