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受欢迎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受欢迎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受欢迎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55年前“草原精神”感动“00后”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受欢迎
吴旭颖
■ 《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 《草原英雄小姐妹》原型龙梅和玉荣走上舞台与观众见面主办方供图
  昨晚,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奖。这部讲述55年前英雄故事的作品,让许多年轻观众沉浸其中,感动落泪。

  1964年冬天,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为保护生产队的羊群,与严寒对抗了20多个小时,最终落下残疾。昨晚,故事的原型龙梅和玉荣也来到演出现场:“上海与我们有特殊的缘分。是上海美影厂制作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画,让我们的故事被全国人民熟知。今天的舞剧也座无虚席,说明这么多年过去,上海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10岁的顾宸睿和爸爸一起观看了这场演出。当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男舞者跳起气势恢宏的民族舞,他不住地拍手打起节拍;当龙梅、玉荣两姐妹遭遇风雪,他紧张地攥紧了拳头;当村民们终于救回冻僵的两人,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鼓掌叫好。演出结束,顾宸睿感慨:“虽然以前听爸爸讲过这个故事,但是这样受到感染还是第一次。”

  龙梅、玉荣这对姐妹,对“00后”的小宸睿来说并不熟悉,但对上一辈人来说却是童年偶像。内蒙古艺术学院副院长、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艺术总监赵林平坦言:“我们那一代人,都是看着‘小姐妹’的动画,读着‘小姐妹’的课文长大的。她们是我们草原的文化符号,让年轻人记住她们,是我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心愿和责任。”

  将一个发生在55年前的故事,改编成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大型舞剧,是有难度的。首先,当年的故事历时不超过24小时,也没有足够的戏剧性支撑2个小时的剧情。为此,整个创作团队深入故事发生地采风,挖掘更丰富的素材。导演赵明从牧民家中常见的马鞍汲取灵感,编排了最出彩的一段舞。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做“马头”,草原上独有的勒勒车做“马身”,两名舞者则作为“马蹄”跳起“马舞”。蒙古汉子充满力量的舞姿将勇猛善良的“马背民族”演绎得淋漓尽致。赵明介绍:“通过展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能让观众了解,两个小女孩能做出舍己为人、勇气十足的抉择,与蒙古族崇尚英雄的信仰、不服输的个性等都是分不开的。”

  该剧在结构上的突破,也是让“00后”都为之落泪的关键。舞剧的第一幕不在草原,而在当今的课堂。家长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听见教室里传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歌声。从这“第一课”开始,“小姐妹”的老故事展现全新面貌。多重空间的表现手法,把今天的课堂和当年的草原写意般对接起来,两代人的心灵在台上碰撞交融。妹妹玉荣表示:“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第一幕。孩子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很难理解我们曾做出的选择。故事正在成为历史,但爱国奉献的精神是不会过时的。这部剧从当代视角出发,让新一代人也能体会和传承我们的精神。”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1版:职教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55年前“草原精神”感动“00后”
怎能让“英雄小姐妹”成为历史
“挤公交”原来可以这样浪漫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55年前“草原精神”感动“00后”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