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挤公交”原来可以这样浪漫
朱渊
张玉刚 绘
  你坐在公交车上看表演,看表演的人站在路边看你。艺术丰富了你的生活,你装点了这座艺术之城。昨天,来自新西兰的环境舞蹈《回到车上》拉开2019上海表演新天地大幕,作为上海“演艺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奇特的浸入式舞蹈表演让“晚高峰挤公交”这件糟心事变得既浪漫又唯美。

  公交869路,按常规应往返于南浦大桥和真金路之间,可这一天却有一辆神秘的869路“改道”游走在新天地附近。从外观看,这就是一辆最普通的公交车,上车以后才发现它是环境舞蹈《回到车上》的移动舞台。观众自新天地新里上车,途经湖滨路、时尚新天地,最终抵达新天地广场,沿途停靠两站,“乘客”还能随着演员走到草坪上,“闯”入咖啡馆来段即兴表演。

  这是一趟充满惊喜的旅途,车辆刚出发,就有迟到的“乘客”追赶着拍门,车辆“嘎吱”一声停下,姗姗来迟的“乘客”喘着气提着大包小包声势浩大地登车。上车后她为安顿这些行囊又不挡着上下车要道,这位“乘客”开始了“乾坤大挪移”,看似“手忙脚乱”却是乱中有序,有人笑说“比‘凌波微步’更有层次感”。

  车辆行至湖滨路,车厢内突然手机铃声大作,时而在车头,时而在车尾,几乎每个人都本能地前前后后寻找手机铃声的源头,售票员对面位子上的“女乘客”突然高高跃起,开始“满世界”找她的手机。她一会翻过栏杆,一会趴在行李架,甚至打开了后排乘客的包裹,然而,就是遍寻不着,可手机铃声却持续不断地刺激着她的神经,任谁都能感受到这个“都市人”的焦躁情绪。

  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叫“萨沙”的乘客是哪儿冒出来的,仿佛一瞬间,她就出现在司机后排的行李架上,她在狭小的空间来了一段“自由之舞”,车辆行驶带来的晃动或是起步和刹车的惯性作用,被“萨沙”巧妙地运用到舞蹈中,让你不觉得那是“踉跄”,反而是舞蹈特有的韵律。最佩服的是,那些上蹿下跳、大开大合的舞蹈动作被她施展得唯美又从容,而她的笑容也感染着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昨天是《回到车上》演出首日,首批体验观众里,有人笑称自己在登上车的那一刻“一秒入戏”。也有人感慨,每天赶早晚高峰上下班,“挤公车”这件事从没这样浪漫过。更有和小姊妹一同组团前来的阿姨团赞道:“这是人生中最愉悦和最艺术的一次坐车体验。”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1版:职教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55年前“草原精神”感动“00后”
怎能让“英雄小姐妹”成为历史
“挤公交”原来可以这样浪漫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挤公交”原来可以这样浪漫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