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污染与生境
陈钰鹏
  陈钰鹏

  科学界正在发出警告:昆虫的数量在缩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只要想到我们农业生产的方式方法,就不难理解其间的关系:农业生产夺走了不少动物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农业生产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一问题还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解决,另一个光污染的问题又被推到风口浪尖:城市照明严重损害了动物世界,受害最深的是昆虫、鸟类和夜间活跃的动物。ALAN(夜间人造光)于是便成为了这些动物的敌人。

  据调查,全球的夜间人造光每年的增长率为2%-6%,也许有不少人认为这对人类是有利的,但倘若从能耗角度和最新的睡眠认知来理解,夜间人造光的增长到底有否好处,值得探讨,至少对许多昆虫和鸟类来讲是绝对不利的,地球上有50%的昆虫是“夜间活跃分子”,这些昆虫基本上是喜欢夜间黑暗的。

  2017年,柏林莱布尼茨水域生态学和淡水渔业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分析和研究了以往时期所作的研究结果,最后发现,正是那些光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昆虫缩减现象也最为严重。对甲虫、夜蛾、蚊子等昆虫而言,光源是它们真正的“丧门星”,因为它们往往被迫不停地围绕着人造光源飞行,最终可能筋疲力尽地死去,或者成为天敌的猎物。然而光污染的最终效应仍然发生在植物身上,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如果植物在夜间处于光照中,那么朝这些植物飞来执行夜间授粉任务的昆虫将减少62%,而白天授粉的昆虫是无法弥补夜间授粉机会的,这意味着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减少。

  来自候鸟世界的消息同样令人沮丧:候鸟群的迁徙大飞行主要在夜间进行,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强兽的捕食。可是大规模的夜间迁徙行动现在受到极大的干扰而无法顺利实现,一个美英联合科研小组曾对美国纽约因每年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向天空发射氙灯光柱作了专门研究。这一光柱不仅让公民们关注,而且吸引了正在夜间迁徙的候鸟。专家们连续7年(合计7个夜晚)观察了那些正在作夜晚迁徙的候鸟行为,发现总共有一百多万只候鸟聚集在光柱中,它们在探照灯光中失去了方向,只是一个劲儿地不断打转,直至关掉探照灯后,这些鸟儿的行为才恢复正常,从而继续迁徙飞行,遗憾的是,此时它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准备在迁徙途中使用的能量。

  有鉴于人间的光污染对生境的影响,人们已将光污染效应列入科研项目,正在逐步揭开大山雀睡眠节奏缩短、蝙蝠夜间行为的变化、虹鳉鱼白天的应激反应导致它们紧张地离开隐蔽区的原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1版:职教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高雄台南淘书记
“上海面馆”
何不潇洒走一回
光污染与生境
完善检查车况规程
戒烟
落日故人情(摄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光污染与生境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