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军旅剧“开挂”现象何时休
~~~军旅剧“开挂”现象何时休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投坦克 牛顿看呆了
军旅剧“开挂”现象何时休
吴翔
  几天前,由康洪雷精心打造的《陆战之王》播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每当观众看到“军旅题材”和“康洪雷”这两个名字一同出现的时候,对于剧集自然多了一份期待。这一次《陆战之王》开场原本想以黄金7分钟让观众“阅兵”,结果却因为一些“空投坦克”等细节,惹来争议。中国人打仗向来靠的是真正的实力,千万别“开挂”,另外也要考虑一下牛顿的感受。

  重力无解——空投坦克

  这两天热播的《陆战之王》说起来初衷是好的,康洪雷首度聚焦新时代坦克兵成长故事,作为86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剧目中广电总局重点推荐的15部剧目之一,通过记录军改时期九旅从“装甲九旅”变为“合成九旅”的改革历程,从普通军人的赤子之心折射出大国崛起的强军梦,抒写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

  不过在前两集中,该剧以科幻大片方式为观众展现了对地空投载人坦克的一幕,影片中96A型主战坦克从天而降,对于这场戏,普通观众是看不懂的,只知道画面刺激,但是对于军事迷来说,这剧情太扯了。有不少喜欢军事的观众发文嘲讽,“这是什么?空投主战坦克,还人车一体。”“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精准空投载人坦克这么牛了?!”

  单就主战坦克空降的镜头,这本身就槽点满满了,更不用说人车一体空投、没有缓冲装备,运输机型号等各种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军事爱好者表示:“毕竟对一般的主战坦克来说,其战斗全重都超过了40吨,96A在世界上算是小一号的主战坦克了,其战斗全重也有41-43吨,如此重量的坦克,全世界还没有空投成功过的先例。”据说,面对观众的质疑,编剧通过微博表示是从百度上查到的。而百度显示的“空投坦克”是指美军在冷战时期曾经装备过的轻型空降坦克“谢里登”,“谢里登”全重不过15吨左右,仅为96A型的战斗全重的三分之一左右。空降96A型主战坦克目前还不太可能实现,现实中我军可以空降的是装甲车,装备我军的03式伞兵战车,其战斗全重8吨左右。投放时,必须加装用于缓冲和投放的货盘。

  神力无解——手挡火箭

  当年,“抗日神剧”中的“非凡技艺”历历在目——子弹会拐弯,影片煞有介事地解释道,射手在子弹射出的一瞬间,通过手腕极速抖动,能打出拐弯180°的子弹,鬼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爆破鬼才”研制出包子雷,不仅能吃,还能炸,炸之前也别浪费,先吃一口再让它炸,贴心的战士为了给小鬼子换换口味,还准备了西红柿雷、黄瓜雷、胡萝卜雷……中国的神话源远流长,编剧一旦“开挂”,谁也无法阻挡他们,于是就有了手榴弹打飞机,手撕鬼子这些画面。

  应该说,这些年“抗日神剧”少了,军事影片趋于理性,所以《红海行动》《战狼》这些作品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编剧有时候技痒难耐,比如好评如潮的《红海行动》开场上演的海上商船营救,专业人士曾指出,在解救过程中,直升机上的火力运用略显夸张,一方面在实战中,直升机很少接近被劫船只,更不会低空悬停,以避免船上武器对直升机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直升机旋翼带来的强烈的气流,从直升机上对地面或海上目标射击堪称世界性技术难题,很难做到一击毙命,在战术运用上多以面杀伤和概率杀伤为主。

  对于直升机的错误判断还出现在《战狼2》里,影片中的外国雇佣兵使用的无人机从外观上来看,是一款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它的载荷不会很大,能有5公斤就不容易了。而影片中的无人机却挂载了高倍变焦的侦查吊舱、自动枪械及大量备弹、还可以投放榴弹……从这些装备的体积与重量来看,绝不是小小的无人机可以吊起来的。更让人费解的画面还有吴京从超市出来之后,正巧一枚火箭弹射向了他,他急忙抓起一张铁丝网挡住了飞行的火箭弹。立即有观众联想起“手榴弹打飞机”,并吐槽“铁丝网居然能挡住火箭弹”?后来,有军事爱好者表示,铁丝网确实能挡住火箭弹,但是一个人手持铁丝网能否接住飞来的火箭弹,这是个未知数,要知道火箭弹的射程十分远,动能是很大的,一个正常人恐怕没有这么大的臂力能接住正在高速飞行的火箭弹吧。

  无论如何,中国的军旅剧千万别“开挂”,否则最伤脑筋的是牛顿老师,编剧们的“想象力学”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本报记者 吴翔

  马上评

  军魂绝不只是兵器

  吴翔

  一直以来,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因为喜欢,所以希望他们拍得精彩。客观讲,如今军旅题材的编剧已经回归“现实主义”,神剧越来越少,可喜可贺,不过,编剧导演毕竟不是行伍出身,难免百密一疏,情有可原。

  其实,要解决这些细节问题并不难,随着我军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那么拍军旅剧的导演也会有更多资料可循,在脑洞大开的同时可以照顾军迷真实感受,军迷吐槽也会越来越少。

  但军旅剧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兵器的展示,也不是肌肉的炫耀,铁血军魂,才是中国军人最重要的一面。昔日的《亮剑》《士兵突击》受众群体已“年龄偏大”,军旅创作应该吸引“90后”“00后”,阐释当代军魂,聚焦新一代军人身上源自红色基因的特质,才能为观众不断奉献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佳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6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7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二青会专题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空投坦克 牛顿看呆了
《点石斋画报》是怎样印成的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7空投坦克 牛顿看呆了 2019-08-30 2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