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化将改变未来申城中小学评价方式
为学生画立体“数字画像”
陆梓华
  未来的上海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张张立体的“数字画像”,将为孩子记录更完整的成长数据,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昨天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现代化”主题论坛上,市教委主任陆靖表示,上海将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潜能;人工智能赋能终身教育,进一步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陆靖说,过去上海的基础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固然源于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勤奋,但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时间较长、课外实践与文体活动时间不足、近视比例不断攀升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已有一些中小学利用知识图谱等先进的智能技术,为教师、学生提供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精准分析,给不同的孩子推送不同的作业,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更合理地测算学生的作业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学生的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不仅仅体现在考试分数方面,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体格健康、心理健康,艺术爱好、体育特长,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这些教育内容同样应该在教育的评价中得以反映。”陆靖表示,信息化、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使教师有可能把学生所有有效的学习、成长数据全部记录下来,为孩子描摹一张张立体的“数字画像”,并反过来促进学校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一步优化、提升。以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多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过往经验。但是,当学生成长过程的大量数据被累积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未来发展方向等的评判,以及给出学生的建议,将更加科学和理性。当然,这背后所需的教育理念以及对数据、算法的要求都值得深入研究。

  去年,上海发布《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2)》。上海也已启动建设一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着力于以信息化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适应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6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7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二青会专题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十一名首届A班生亮相
机械臂与人共舞 机器人自弹自唱
为学生画立体“数字画像”
3D鼓共响国际日开幕
微表情识别驾驶风险发预警
新民晚报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A07为学生画立体“数字画像” 2019-08-30 2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