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同日在最新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勾画出奥巴马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剩余时间里的国家安全战略重点。在这份近30页的报告中,美国政府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暴发等一系列日益升级的挑战,尽管美国依然强大,但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美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这些挑战。
邀四国首脑访美
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当地时间6日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透露美方已向习近平发出访美邀请,也已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朴槿惠、印尼总统佐科发出访美邀请,美方将借此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升与地区各国合作水平。
赖斯就美中关系表示,美方希望扩大与中国的各领域务实合作,认为美中关系是对21世纪“起决定性作用”的伙伴关系之一。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表示,白宫邀请中、日、韩和印尼4国领导人访美,是因为美国认为这4个亚洲国家较重要。对日本,二战70周年纪念日将来临,美国要防止日本右翼生事。而印尼是亚洲穆斯林大国。
美中“建设性”关系
白宫同日发布的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奥巴马2010年所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更新版本。奥巴马在报告引言部分写道,美国必须在众多优先事项中作出艰难选择,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应“过头”。此外,美国必须认识到,“一个灵巧的国家安全战略不仅仅只依赖于军事实力”。
针对备受关注的对外关系议题,奥巴马在报告的“国际秩序”一节中加以阐述,宣布美国将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与欧洲的盟友关系、寻求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大在非洲的投资,同时深化与美洲国家的经济与安全合作。
报告谈及美中关系时说,美国欢迎“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寻求同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以惠及两国民众并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繁荣。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表示:这份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执政6年后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至于新版所说的构建“建设性”中美关系与2010版所称的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只是美国政府在特定时期措辞上的变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观察美中关系的走势,关键是看美国具体的行动。
沈丁立表示,最新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在近年最弱的时候、也是奥巴马总统在任期内最弱的时候发表的。报告并没有重大的新意,我们还是要从美国的具体行动来分析美国的战略调整。奥巴马总统要在任期内留下政治遗产,主要有2项,就是解决好伊朗核问题和将古巴改造成西半球的民主国家。在与这2个国家的有关谈判中,美国可能做出更大的让步。
“领导力”受制约
对于因乌克兰危机而持续的美俄交锋,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与评述显得颇引人注目。
报告写道,美方将继续通过制裁和其他手段让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美国将“阻止俄罗斯的侵略”,对其战略能力保持警惕,并在必要时长期帮助自身盟友和伙伴来抵抗俄罗斯政府的威压政策。
但报告说,如果俄方选择一条“不同的、和平合作的”道路,美国将敞开与俄方在共同利益领域展开更大合作的大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解读,在白宫权衡是否向乌克兰政府提供“防御性武器”之际,这份报告似乎暗示了这种可能性。
乌克兰局势持续恶化背景下,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6日晚在莫斯科会面,磋商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
针对实现中东和北非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的议题,报告写道,达成这一点需要借助美国与盟友协同合作,而非美国单方面的军事力量。
在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问题上,美国政府表示“集体行动”将让打击这一极端组织的力量变得更为强大。报告说,美国将继续对“基地”组织及其分支施加压力,但仅仅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足够。“从长远来看,与在战场上消灭恐怖分子的能力相比,我们与他国共同致力于消除暴力极端主义的理念和根基更加重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谢韬表示,该报告所言美国“领导力”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在美国国内,美国民主本身的衰败,如政治极化、贫富悬殊、治理能力下降,都将让“民主”在很多国家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从而降低美国的软实力。这对于以确保美国安全为目标的价值观外交来说,将会是一个重要阻碍。从国际形势看,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实力上升是不可回避的大潮流,美国追求一国独大的“领导力”显然是不现实的。
本报记者 徐基良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