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汽车市场低迷,同比生产下跌5.64%,销售微增2.08%。其中轿车产销跌进两位数负增泥淖,并累及乘用车(总体)生产下降6.03%、销售微增3.26%。多数乘用车型和商用车各类车型的销量及其增速,均处于或微增或负增的态势,同比基数很低,这是今年9月车市强劲反弹的基础。
宏观经济调控多措并举,积极因素增多,新动能加快蓄积。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大幅收窄。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大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回稳,投向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国资也好民资也罢,从年初的下滑转为小幅回升。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升消费能力,刺激车市活跃,成为“金九”反弹的根基。
“车购税减半”年底结束,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不乏潜能提前释放;取消二手车“限迁”、落实二手车“便利”交易措施的城市,二手车价上扬,催发了置换更新市场;国庆长假小客车高速路免费通行,增加了自驾游乐趣的诱惑;放宽皮卡进城限制,拓展皮卡市场空间。多项政策叠加的利好效应,助力车市增添“金九”成色。
去年和前年,车市持续低迷,生产厂家和直销商家矛盾激化,突出反映在厂家向商家压货,包括压市场难消直销车型,经销商怨声四起。今年厂商矛盾趋于平静,他们的库存得到有效调整,8月商家库存系数降至难得的1.2,中外合资品牌和中国自主品牌车库存系数都降至荣枯线(50%)之下。9月,生产厂家在“金九”忙于补库,加速批发以确保供货,出现了难得的厂商批零两旺景象,这是厂商协同打入市场的一个良性成果。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几十款新车型入市,不仅品质好,而且“性价比”高,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尤为充足,低端价有宝骏1.2L,3.68—4.98万元;中端价的1.6或1.5(L或T),大多数在10万元上下左右的价位;也有较高价位的,如宝马3系新车1.5T、2.0T、3.0T,价格从28.8—68.4万元不等。扩大了多层次的有效供给,适应消费升级势能的持续释放,能吸引各层次消费需求者的眼睛。 特约撰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