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突破了合资SUV品牌15万元的价格封锁线,以全方位越级品质及诚意的价格定义了中国品牌SUV“品价比标杆”。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荣威RX5的成功,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上汽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觉慧,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陶海龙在荣威RX5第25000辆下线仪式后的媒体专访中,阐释了RX5的成功之道。
王晓秋表示,上汽的造车一直非常“用心”:“从荣威RX5的开发和制造团队开始,所有产品都一定是我们自己也想买的。你要摸着良心去造车,将它当成作品来精雕细琢,而不是完成任务。我盯着这款新车从早到晚地看一整天,仍然喜欢。”他说:”产品卖得好不好,最终在于产品的竞争力,炒作的东西毕竟是炒作的东西,路遥知马力。从整个产品设计、开发开始,就要做一个全面均衡的车,无论油耗、性能、造型、内饰、外饰、配置、性能,我们做到没有短板,这是最根本的。不止是这一款产品,未来所有的产品要求没有短板,任何一个短板都会影响销量。”
“用户为什么要买你的车,得给他一个充分的理由,要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想。” 在王晓秋的眼里,产品是根本,“你做产品的,想让别人掏钱购买,就要有吸引他的东西。我们永远围绕产品,围绕产品就是围绕用户来保证整个的效益。”
张觉慧介绍,上汽的自主品牌在这10年中,第一代产品解决了中国品牌“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从荣威RX5开始,是第二代产品,要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
“‘从有到优’的转变,就是指我们开发的每一款新产品都是自己真正有购买冲动的产品,这是开发理念的革命性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思考怎样将它做得更好、更满足用户需求。” 这是张觉慧认为荣威RX5上市后得到好评、成为爆款SUV的驱动因素。
陶海龙也说到,上汽的制造团队对品质有深刻的理解,在荣威RX5上,有很多设计是挑战工艺极限的,同时也是体现出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工艺制造水准。在制造稳定性、制造工艺上,上汽已经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
“传播一个品牌,必须依靠高品质的产品,我们一直坚持着非常高的质量标准,即使是成本的原因,我们也毫不放松。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丝一毫的降低要求,都会砸了我们这个品牌。”陶海龙说。
王晓秋表示,对中国汽车来讲,要发展,要走出去,低价策略肯定行不通。“如果光靠配置,是不可能把品质提上来的,现在我们把这些高品质的东西弄上去,价格虽然会变高,可能暂时会吃点亏,但是用户总会体会到的,这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