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好声音
音乐何需听得懂
王蔚
  周海宏来了,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走进音乐的世界”专题讲座,听众皆为中小学分管艺术教育的负责人和艺术总辅导员。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的周海宏教授,做的这个讲座早已轰动了全国音乐教育界。其特别之处就在于颠覆了人们对音乐的许多认识。

  “这首曲子听懂了吗?”“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这是传统音乐课里最常见的问题。但作为研究音乐美学与心理学问题的专家,周海宏却语出惊人:“音乐何需懂!”。他说,音乐属于听觉的盛宴,无法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欣赏。这一属性使音乐作品不能像视觉类、语言类作品那样直观地传递出作者的意图和思想。音乐,特别是高雅音乐,便有了“听不懂”一说。加之长期以来,我们的高雅音乐普及方式常常以乐曲解说为核心,诸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这些“解说”成了我们欣赏音乐时的拐杖,一旦缺少便不敢、也不会欣赏了,其实这是误区。音乐很简单,不需要去懂,只需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别管懂不懂,只管欣赏旋律之美。

  听音乐、学音乐、上音乐课,不需要任何负担,特别是不要怕听不懂或觉得自己没有音乐细胞。“老怕听不懂,使我们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不敢进入;老想听懂,结果妨碍了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纯粹音乐之美。怕理解错,妨碍了我们想像力的展开,一听自己的理解跟解说的不一致,又产生一种沮丧和受挫的感觉。大家想想,有这么多负担,怎么可能去享受音乐艺术呢?”周海宏的见解对当下校园音乐教育极具启示意义。最近,静安区在全区开展“经典音乐进校园”。周海宏的讲座作为序幕,就是为了矫正音乐欣赏中存在的认识偏差。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3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4版:宝山教育/新民教育
   第B05版:宝山教育/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四大名著”能否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沪版语文教材“四大名著”课文
音乐何需听得懂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音乐何需听得懂 2016-10-12 2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