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招待晚宴
过了会,钟波达感到了腰间手机的震动。拿起一看,所显示的恰是那个“失联”多日、与尤子奇见了面又不辞而别的忻飞!他立时边接通边往外走。电话那头传来的年轻话音透着尴尬,解释说他的手机电池坏了,到了广州才换上。后来又碰到非常情况了,他的手提电脑给人偷了。钟波达心里咯噔一声!但电话那头接着说他手提电脑又失而复得了。警惕的钟波达详细问了找回的过程,并要他保持联络。
钟波达回来轻声把情况告诉给尤子奇。尤子奇的圆脸一下子绷得紧紧的。他最怀疑的莫过于那个自称“大师”的光头了:“不知道他是哪路妖怪?”
上午的报告是在非常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的。钟波达神情满足地站了起来,对尤子奇说:“怎么样,上午收获不小吧?”尤子奇脸上也满是兴奋:“今天会议不错,陈老将军的回忆录也不错,我是双倍收获,重要的是两方面还有某种内在的契合,为我写深度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晚上,白天的主会场魔术般地变成了宴会场地,“浦江莱茵之夜”招待晚宴上乐声回荡。钟波达、尤子奇和韩逸相邻坐着。突然近旁传来轻声而亲切的外国女声:“哈罗,中国朋友们,你好!”尤子奇回头一看:“嗨呀,是凯莉!”只见她手托盛着红葡萄酒的酒杯,满面笑容。尤子奇随即把钟波达介绍给凯莉。
“哦,你就是达哥啊?好几次听尤子奇谈到过你了。”她热情地与钟波达碰杯,“幸会,今天可真是一场全球创新思想的盛宴!”凯莉在旁边的空座位上坐下。席间大家快乐地举杯,为友谊,为中国和世界的科学创新发展干杯。
今年德国是主宾国,响起了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凯莉更兴奋了:“听说这部影片过去在中国热映过,很受欢迎?”“是啊,我印象很深。”钟波达回忆说。“我想是影片中的德国男孩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而在德国像这样的青少年并不稀缺。像布劳恩先生在研制火箭时,也才是一名中学生。”钟波达感受到了她话语中的优越感,不由接了一句:“呵,中国现在的青年才俊也非常出色,可能凯莉小姐还不曾遇到。”
凯莉继续着她原先的话题:“不知你们对德国了解多吗,去过几次?”“哦,去过,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德国的航空航天起步早,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韩逸坦诚地说。“德国当时给他们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甚至还有军方的背景。我外祖父曾经是德国空军第三军团的……”话说到此她扫了一眼钟波达和尤子奇。果然,他们都非常惊讶而感兴趣地看着她。
“德国空军第三军团驻扎在巴黎,参谋长克来佩后来担任过德国空军参谋长。”熟悉战史又到德国北约基地采访多次的的尤子奇脱口说道。她点点头:“不过我外公既不是将官也不是校官,而是一名技术尉官。我是十六岁时随我父亲移民到了美国。过去曾听他讲过不少战时德国空军的情况。”呵,尉官掌握的情况有时不比将校知道的少。钟波达凝视着凯莉,这真是个有诸多特别之处的值得好好琢磨的女人。
就在招待晚宴结束不久,钟波达陪着韩逸走进了灯光依然明亮的陈老将军的病房,只因老将军对浦江创新论坛也很感兴趣,而且对他俩说起的年轻人忻飞的创造活动更是特别关注,“过去有句话是:谁拥有了青少年就拥有了未来。”他坚持下床,拿出了上好的龙井茶叶招待。“很想念您啊!陈老将军!”韩逸接过茶:“您听说过吗?在美国有一家著名的飞机制造工厂叫臭鼬工厂,大名鼎鼎的侦察机像U2、F-117A都出自这家工厂。”
“你说的F-117A不就是隐身投下海湾战争第一弹的吗?”“对!这家臭鼬工厂的创立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设计师,名叫凯利·约翰逊,是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个雇员,但当他的一个设计方案被美国军方采纳后,他就努力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我们的歼-10设计师宋文璁很赞赏这种做法,还为年轻人翻译的《臭鼬工厂传奇》一书作序,提倡走一条中国式的臭鼬之路,让创意的种子盛开!”
陈老将军沉思半晌后说:“我们要帮助忻飞创新。要在军民融合上多做些尝试!”并要钟波达把他的建议带给杨司令:“只是要注意保密。不能给人偷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