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东中西三大功能区
2017-2021年长宁区城市更新的总体方案是以内环线、中环线为界划,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功能区。
■ 东区的城市更新:一是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利用,二是围绕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功能,三是改造环境较差的区域。
■ 中区的城市更新:包括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尤其是不成套住房和居住环境较差居民改造意愿迫切的小区,以虹桥开发区为代表的存量经济楼宇改造提升,以及打造虹桥国际舞蹈演艺集聚区。
■ 西区的城市更新:包含虹桥机场东片区的开发建设、对部分老旧住区开展社区微更新,以及外环和临空地区慢行系统的建设。
长宁区现有24.6万平方米不成套房屋,该区将以一小区一方案、一楼一设计有针对性地改造。今年推进以天山地区为主的不成套住宅的成套改造,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方法,在2020年完成非成套房屋改造。长宁区还将实施社区微更新,创建精品小区,今年建设3个精品小区,今后每年将改造建设几个精品小区。
构建城市慢行系统网络
长宁城市更新方案还将在临空、外环和苏州河沿线构建慢行系统网络。
■ 临空的慢行系统:包括“4+1”个系统——绿带休闲、滨江休闲、城市休闲和天空之城4个部分和以休闲驿站、标识系统等功能为主的一个慢行配套服务系统。近期建设更新的慢行道共有25公里。设计规划中叠加了步行、路跑、自行车、体育赛事等健身休闲功能,和外环绿道联接起来,将形成一个“平赛结合”的休闲运动带。天空之城慢行道是远期虹桥机场东片区建成后的空中走廊慢行道,机场楼宇间有比较密集的空中走廊,可融入城市慢行系统,漫步其中就像漫步在天际。
■ 长宁区段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位于外环线以西的100米林带,全长5.5公里,面积约49.28万平方米。长宁区计划通过在林带内进行绿道建设,使外环林带从“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变成“人人走得进可享用的休闲地”,届时,市民可走进绿道,享受林带赐予的天然“氧吧”。另外,该区将对绿道沿线植物和水体进行改造提升,使沿路景观色彩更为丰富,驳岸补种垂柳,设置亲水平台、林下种植各类开花植被,形成花卉景观。改造后的绿道,将实现春夏秋冬皆有景,点、线、面不同层次景观错落有致。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今年5月开工,10月底完工,二期项目计划年内施工,明年竣工。
■ 苏州河长宁沿线也将进一步更新:借防汛通道、滨河步道和人行道,沿苏州河打造一条东西向的慢行系统,未来将与外环林带绿道串联,达到出行通达、休闲健身、提升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