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上保护个人隐私
据网络资深安全专家王乐介绍,目前消费者隐私被窃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单拍照、内鬼泄密、系统软件漏洞以及外挂等。从趋势上看,通过线下的面单信息泄露隐私的比率上升。目前,菜鸟网开始联合快递公司启用更安全的快递隐私面单,可隐去消费者的姓名电话等信息,从而阻断从线下盗取信息的通道。
近期公安部在破案中发现,不少信息泄露是公司内部员工监守自盗引起。如北京一家电商企业的安全人员就因泄露信息被抓获,该案涉及用户信息50亿条。王乐说,除了隐私面单,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启用物流云,通过对数据全程加密,将从源头上保护消费者隐私。
贩卖信息者永不录用
在第二届物流快递行业信息安全大会上,中国主流物流企业启动建立了从业人员安全共享平台,承诺对于贩卖用户隐私的人员,将坚决驱逐出快递行业,永不录用。
从2016年破获的信息泄露案件来看,相当一部分是物流企业内部人员作案。有一些够不上立案标准的,被企业辞退后,可能换个公司继续干。王乐告诉记者:“这些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递小哥,他们大部分都是职业‘黑灰产信息贩卖’人员,流窜于不同的行业、公司,担任不同岗位。”有了安全共享平台,以后这些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将实现互通共享,这一“黑名单”制度将更进一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阻止数亿条信息泄露
据菜鸟网络CTO王文彬介绍,目前快递物流行业的安全体系初步形成,物流平台可以定期为物流合作伙伴提供安全检测,随时预警、提醒。一旦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定位泄露点,并紧急跟进修复。据介绍,2016年中国物流快递行业成功阻止了数亿条消费者信息泄露。
“我们已经开始建立安全的评估模型和量化标准指标。”王乐告诉记者,未来,是否能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将成为商家和消费者选择快递公司的重要参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