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黑飞” 需要“明打”
潘高峰
  潘高峰

  无人机又惹事了。

  昨晚,多名网友在微博上爆料,成都双流机场上空再现无人机,干扰航班运行,有航班因此备降重庆机场。

  无人机入侵机场,早已不是偶发。刚过去的五一节,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就发生了一起无人机“黑飞”事件,32个航班受影响,其中28班返航,4班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更是无人机骚扰的重灾区。仅4月份,双流机场的净空保护区就连续发生多起“黑飞”事件,导致大量航班备降他地。4月21日下午,甚至连发4起无人机违规飞行,备降航班达到58个,还有4个航班被迫返航。

  消费级无人机走入千家万户,让人们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原本是一大创举。但正反相成,新生事物的破坏力也让人措不及防。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部相关法规,但打击和处罚始终缺乏力度,难以形成震慑。这一方面是意识不够,一方面也是能力不足。

  大多时候,入侵机场的“黑飞”行为只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拘留。航空安全关系重大,真的发生信号干扰、撞击或吸入发动机事件,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惨剧,这绝非一般意义的扰乱治安。对于“黑飞”,理应“高举高打”,以危害航空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罪名,施以严惩重罚。

  管理能力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此前走访深圳大疆时得知,这家市场份额占全球七成以上的公司,生产的无人机都内置了限制,设置了禁飞区,一旦超越界限,飞机会自动迫降。正因如此,双流机场的多次“黑飞”事件,大疆不愿“背锅”,而是悬赏百万征求线索。

  但从总体来说,无人机市场还是鱼龙混杂,各种山寨厂家层出不穷,生产的无人机缺乏统一安全标准,也不会对飞行设限,一些无人机零部件甚至可以在网上购买自行DIY,这无疑也是巨大的黑洞。

  政府的管理应当从源头开始,制定行业标准,出厂前强制设限,并将无人机飞行数据、用户信息与监管部门对接,一旦发生“黑飞”,可以调取资料查询。同时,考虑到无人机并非普通消费品,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理应对无人机采取实名购买制度。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公开之后才有真整改
“黑飞” 需要“明打”
让调查研究多些价值增量
也说共享停车
“围栏”
黑夜中,请张开观察经济的眼睛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黑飞” 需要“明打” 2017-05-04 2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