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灯光,我看门道。你们可知道,依托卫星记载看地球的夜间的灯光亮度,还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黑夜中,请张开一双观察经济的眼睛。
美国布朗大学的戴维·威尔教授曾指出,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府会投资修建新的公路,或者拓展居民区,这些都会增加城市的照明亮度。而从太空拍摄的这些城市的夜间照片,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城市照明亮度的变化。
据中国政府网近日报道,3位美国经济学家采用一种“另辟蹊径”的指标分析后称:中国经济正呈现出比常规官方统计更高速度的稳定增长。所谓“另辟蹊径”,就是以夜间灯光数据看中国经济。灯光数据与经济指标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夜晚灯光越明亮的地区,说明经济越发达,社会公用设施先进,人民富裕,有充足的时间和便利条件进行娱乐活动和夜生活。反之,晚上越黑暗,说明经济越落后,社会公用设施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夜晚娱乐活动比较缺乏。
4月中旬,美国宇宙航天局发布了一张全新的夜间灯光地图。按照NASA官方的说法,这张地图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获得的最清晰全面的研究地图,让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地球上人口聚集分布和经济活动规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们得出结论说:近年来在中国政府力推的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有力带动下,中国服务业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他们依靠卫星记录下的中国夜间灯光亮度,与铁路货运量、耗电量等宏观数据一起建立模型,从而得出上述“看涨”中国的结论。美国科学家认为,这些外部观察无疑印证了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的这一判断:“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上述结论可谓见微知著。国家的灯光亮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一片明暗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人口密集的亚太地区,夜间灯光最亮的地方,还是中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环渤海、华北平原、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台湾西部滨海平原等人口聚集区域均存在大片亮光,而其他分布较散的高亮点也都与大城市重合。
当然,以夜间灯光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局限性。夜晚灯光分布和人口密度、建筑集中度有很大关系,但对经济活动另一项重要指标——工资却无法给出准确解释。不过,卫星图片避免了人为统计数据可能造成的误差或者故意篡改数据,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