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5亿英镑教育协议
这是特雷莎·梅继杭州G20峰会后第二次来中国,也是她作为首相首次正式访华。陪同她出访的除了政府高级官员外,还有由40多家英国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贸易协会组成的贸易代表团。
特雷莎·梅此访首站定于武汉,英国媒体称,武汉是全世界拥有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也有最“年轻”的英国驻中国总领事馆。
1月31日上午8时许,特雷莎·梅乘专机飞抵武汉。她先前往武汉大学出席湖北英语教育文化交流展,并与学生互动,考察长江水资源及水生物保护情况。中午时分,她与丈夫前往“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远眺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风光,并欣赏武汉市京剧团的表演《京猴闹春》。
在武汉期间,特雷莎·梅宣布一项价值超过5.5亿英镑的教育协议,包括将数学教师交换计划延续至2020年,两国联合培训学前教育人员、分享职业教育信息,启动“非凡英语”计划推动中国英语教育等,将为英国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多领域双边合作文件
结束短暂的武汉之行后,当天下午特雷莎·梅飞抵北京,与李克强总理出席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李克强在会晤时表示,当前中英都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互补优势明显,全方位互利合作前景广阔,要把握机遇,相向而行。特雷莎·梅表示,习近平主席成功访英开启了两国关系“黄金时代”,她愿利用此访进一步提升英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会谈后,双方共同见证了经贸、金融、航空、海关、卫生、检验检疫、智慧城市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英国渣打银行100亿人民币“一带一路”项目授信贷款谅解备忘录。不少企业代表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英提供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双方在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合作。正如特雷莎·梅在飞往中国的飞机上所说,欢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会,英国是中国的天然合作伙伴,英国和中国是长期的全球合作伙伴。
按计划,特雷莎·梅今天与习近平主席会见后,今晚将飞抵上海,明天将在上海参加中英商务论坛并发表演讲。
期待进一步增进互信
三年前英国率先加入亚投行,而如今正在进行“脱欧”谈判的英国更需要用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深化与中国的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打造中英“黄金时代”升级版。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朱联璧表示,从英国驻华领事馆选址以及特雷莎·梅此次到访的城市可以看出,英国不仅关心与北上广的关系,也十分关注与内地城市的联系。但她指出,此次中英合作还是因循过去已有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提高双边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梅目前的执政并不是特别稳固,对她来说,守成可能比开拓新合作领域更有可操作性。”
朱联璧表示,从首站关注的教育合作可以看出,文化领域可能成为两国合作重点,这也是中英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五年后双方十分认可的合作领域。但文化产品的输出国和输入国都会关注文化背后的观念和国家价值的输出对本国的影响,所以合作细节在未来会有很多讨论空间。经济领域合作侧重的是新能源和新科技,这也是英国目前的优势领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英国十分重视“沪伦通”的建设,因为这是英国可以发挥优势的领域。而对中国来说,更关注的是如何参与英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朱联璧表示,中英都需要对方的市场,但所有的合作还是建立在两国未来可以妥善处理分歧、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