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采访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严文井时,他一听说我是山东人,就仿佛见到“老乡”似的,热情地问起山东的情况,并对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泰山等风景名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深情地说:“我小时候读《老残游记》,就很向往这些名胜,盼着能有机会亲眼去看看。可是,‘四清’运动中我几次经过济南、泰安,跟这些名胜擦肩而过,却一直未能下车了此夙愿……”接着,他便给我讲起这段沉重的往事……
那是1964年深秋,严文井带领中央文化部门的一批干部到曲阜搞“四清”。身为团长的他,也跟其他队员一样,住到贫下中农家中,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农民的生活很苦,严文井所住的那家老少三代五六口人,吃的是地瓜面煎饼菜糊糊,几乎连咸菜都吃不上。每当吃饭时,房东便端上几个腌红辣椒,专供这家的老爷爷和严文井下饭,别人一律不准吃。“看着孩子们眼巴巴地盯着红辣椒的目光,我又怎能吃得下去?”说到这里,严老深深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们已解放十多年了,农村还这样穷,农民生活还这样苦,一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很沉重。所以尽管几次从曲阜回北京都经过济南、泰安,但想想还有那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我又哪有心思去逛名胜、登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