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些局长来说,你若是不称呼他“局长”,他会不高兴。想不到贵阳住建局长却不承认自己是局长,问他“是局长吗?”他回答说:“不是。”问他:“不是局长为什么坐在局长室?”他说他是来局长室看材料的。这局长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局长呢?是他不摆谱吗?不是。是他谦虚吗?不是。那为什么呢?这要看问他的人是谁?
问他是不是局长的是电视台记者。不是有些局长很喜欢记者谈他的政绩吗?他这局长怎么如此例外呢?“打破砂锅纹(问)到底”,就能想得出这局长大约是政绩欠佳了。
政绩欠佳的局长怕记者,这也反衬出新闻监督的力量之大了。人要脸,树要皮。过去流传过一个说法,叫做:“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在报上公开批评好比“洲际导弹”。坏话传千里,不只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而是被.千万只眼睛盯住。几年前,德国有位总统在未当总统的时候,喝了两瓶啤酒没付钱,被一家报纸兜了出来。总统不服气,说要“法庭见”。接着媒体又披露出他当年向朋友买房子时,打了折扣。没等到在法庭见,总统便无奈之下辞了职。总统是自动辞职,确切些说,是被新闻界罢的官。
从前,称新闻界是“无冕王”,后来不大提了,也许是因为有点过分。殊不知任何恰当的比喻都有不当之处。“无冕王”一说并不过分。今天称新闻界是“二纪委”,是“猎虎枪”,是“苍蝇拍子”也未尝不可。抛弃“无冕王”多少有削弱新闻监督职能的味道。
新闻在发展,从纸质到虚拟。如今各界都在讨论“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对媒体来讲更为重要。互联网涌现了亿万记者。没读过新闻专业的都能成为记者。谁在新闻发生地,谁就可以率先上网成为轰动世界的大记者。有人担心网上有假。应该清醒看到,网上确实有假。请问:传统媒体难道一点假也没有吗?真实是新闻第一要素。有假,依法打假就是了。刀可杀人,还不是人人都在用刀吗?身正不怕影子斜。要自信,更要相信群众,相信新闻界。千万不要像那局长的样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