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宝贝,来看戏!
夏琦
  夏琦

  《红楼梦》里有一回,讲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偶然听到《牡丹亭》的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心动神摇,几个字,足见得戏上亦有好文章。

  说到《牡丹亭》,说到昆剧,想到本周末儿童艺术剧场要推出的《宝贝,来看戏!》。这是个针对5岁以上小朋友的戏曲系列演出,京、昆、川、沪,每个季度让孩子们认识一种戏曲样式。第一季,便是昆剧。“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能让林黛玉心动神摇,但拿来给小朋友们启蒙,啧啧,不合适。所以,《宝贝,来看戏!》选的剧目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和《三岔口》,都是武戏,一出,有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一出,有笑点。

  昆剧当然是优雅的,古典的,但它也是有趣的,生动的。曾经去上昆看《三打白骨精》,一个多小时,七八幕戏,现场颇多小朋友,印象里没有人提前退场——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斗智斗勇,迷倒第一次接触昆剧的小观众。演出结束后,一群小朋友围住美貌又能打的白骨精阿姨,一脸的仰慕。昆剧是什么,你若问他们,肯定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至少,提到昆剧,他们应该会兴趣浓浓地告诉你:“好看!”

  所以,儿艺剧场和上昆这次合作,及时,也聪明。

  上交最近的街头调查里,39岁以下年轻人,从未听过《梁祝》的居然占到近六成。转念想想,似也不必过于担心,上海现下有如此多的琴童,将来的情况当会有所改观吧。

  说到琴童,孩子如何恨练琴的段子,听了不少。偶然听到个每天自己要求练琴的,稀罕得不得了。这个稀罕的娃,是我家外甥。家姐总结说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特别会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关于练琴,她说,儿子将来应该不会成为专业乐手,但希望他不开心的时候,回家可以拉一段琴,来舒缓情绪。如果搞到孩子对练琴深恶痛绝,这个目的怎么实现得了?

  有机会接触,有兴趣继续——高雅艺术、传统艺术的传承普及,也许难,也许不难,总要有人愿意去做,愿意动脑筋去做。因此,要给上昆和儿艺剧场,鼓鼓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监管月子会所谁来补位?
宝贝,来看戏!
“信”如何管“孝”
期待建立“信用森林”
提“钱”离岗
厕所革命与大众旅游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宝贝,来看戏! 2016-04-08 2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