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官员中,有不少是记者听说过、接触过的人。不可否认,他们中确有一些人有见地、能谋事、能成事,但为何自弃前程,沦落至此?
“你看看这些官员的作风,基本上都可以与霸气、强硬关联。他们一言堂、舍我其谁的‘气概’与工作作风,很容易使他们走向腐败。”一位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这样分析。
看几名落马官员的故事,记者发现确实如此。一些媒体前辈曾介绍,在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落马后,他们曾调阅李主政时期的郴州市委常委会会议记录,发现在李上任之初,记录里对于议题的讨论,班子成员畅所欲言,记录很多,而在他落马前夕,有时一次常委会记录只剩下薄薄的两三页纸,对于相关议题的讨论基本“就只剩下李大伦怎么说了”。
这些“一霸手”为何“想腐则成”?采访中,他们曾经的部下多次表示,这些落马官员并非一开始工作作风就这么霸道,是随着官位提升慢慢养成的。一方面,一开始下级官员甚至会认为这是有魄力、敢担当、能成事的表现,一定程度上还给予了理解甚至迎合;另一方面,“位置”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力,决策、用人、用钱等“黄金权力”在手,一把手们难免有些飘飘然,再也不去想权为谁所有,该为谁所用,加上其霸道的作风,导致正常的党内民主、党内监督很难发挥作用。
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打虎拍蝇力度空前。那些行事霸道、一言堂,明显无视组织程序的官员,应该多看看“前车之鉴”,扪心自问:“如此下去,我离腐败还有多远?”(陈文广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