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九年(1636),岁在丙子。十月初二,时年四十四岁的徐霞客从现在的杭州松木场出发,悄悄出城往西,到达仓前——杭州城西的一座古镇。“初二日,上午,自棕木场五里出观音关。西十里,女儿桥。又十里,老人铺。又五里,仓前。又十里,宿于余杭之溪南。”徐霞客在其著名的日记里并未详细记述仓前见闻,这一日,他的最终目的地是仓前往西十里的余杭。显然,古镇仓前,是徐霞客旅行人生的一个中途站。
公元2013年,徐霞客游历仓前377年之后,也是一个秋日,新学期肇始,一个和当年的徐霞客年龄相仿的普普通通的女人从离松木场不远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住宅小区出发,开始了每周数次的仓前之旅。因为,她所供职的学校搬到了仓前。
这个女人,便是笔者。假如徐弘祖霞客先生现在来到仓前,比当年的他已痴长几岁的笔者一定要告诉他:“老弟,千万别急着走,至少要给仓前留一个整天哦!”如今的仓前,是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地块。学校西门外,宽阔的良睦路车水马龙,路西是写满沧桑的仓前古镇,路东则是草木扶疏、融古意与现代于一体的杭州师范大学和梦想小镇。
课余,若有闲暇,我喜欢去仓前镇上漫步。当然,走的永远是那条仓前人嘴里的老街——仓前塘路。路南是塘河,路北是民居,其中,清幽静谧的章太炎故居和纪念馆是我和同事们最喜欢盘桓的所在。因杨乃武案而闻名的药店钱爱仁堂也还在。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居住的余杭,而出卖砒霜的药店则开在相距甚近的仓前。老人们传说,案情落定后,小白菜毕秀姑出家修行,她落发的庵堂位于余杭镇郊,即现在的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位置。家母曾供职于那所医院,我从小住在医院大院里,里面有口井,颇苍古,是唯一的生活水源。学吊井水于个小体弱的我而言,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关。据说,那井是小白菜用过的。但,我不知道,当年徐霞客到来的时候,这井是否已经在那里,更不知道徐先生是否喝过古井的水。
我只知道,翌日,十月初三,徐霞客舍舟登陆,在余杭南门桥雇了担夫,继续迤逦往西而入临安,夜宿白玉庵。在庵中,他遇到一位僧人同道,灯下品茗,晤谈甚欢:“僧意,余杭人也。闻余好游,深夜篝灯瀹茗,为余谈其游日本事甚详。”可惜,徐先生并不知道,这一年,离他弃世已只有短短五年,他已经没有机会东渡扶桑了;而且,这一年,既是明崇祯九年,亦是清崇德元年——皇太极在这一年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促使他放弃传统的科考之路,执着地踏上旅程,成就了自己后世公认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盛名的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当然,徐先生更不会知道,如今的仓前,旧貌与新颜齐飞,梦想与古镇同辉。霞客先生,在下真诚地邀请您再次莅临仓前,小女子做您寻梦的向导,如何?下一站,仓前!
十日谈
行迹
美丽乡村黄龙岘的夜,神秘,神奇,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