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心肌梗死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更加及时规范的救治,去年11月28日,卫生部在北京启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
在该项目启动之前,由于缺少统一的规范化流程,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从接诊到开始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刻,如果能够把握这宝贵的90分钟,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更大程度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更多的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PCI)。
由于心肌梗死的突发性,经常会让患者和家属“措手不及”。“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正是一个“救急”的救治项目。通过完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简称STEMI)救治的医院前救治体系,建设STEMI救治的医院内绿色通道,建立规范化的STEMI急诊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推广规范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从而形成区域性的STEMI急救网络。这将增加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例数,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等待时间,降低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等其他主要心血管事件。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由卫生部医政司立项、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实施。项目先期计划6个月内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53家医院中连续入选发病不超过12小时的所有STEMI患者,或发病12小时以上因其他情况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注册登记随访1年,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估。
规范的救治过程,严格的救治时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完成了适合中国的STEMI救治模式探索。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从中获益。 凌溯
本版图片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