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午餐真正回归“营养”
陶晔璇
  目前本市95%中小学生的午餐是学校安排的营养午餐。学校午餐的质量已成为全市近百万青少年儿童饮食健康的一部分。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午餐虽然被冠名为“营养午餐”,一定程度上,最难以保障的恰恰是营养问题。

  学生营养午餐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关注卫生、营养、口味、费用等方方面面。首先是安全卫生的要求:保证煮熟烧透,凉菜不能作为盒饭菜种,慎用某些食材原料。而保温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要达到上述两项要求,往往以牺牲色泽与口味为代价。为了尽可能两者兼而得之,又不得不采用油炸、红烧的方式,而在蔬菜的选择方面,也会因此而减少绿色蔬菜,进而影响营养要求。

  五年前,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有关营养午餐的调查,回收问卷1089份,其中只有31.3%的小朋友能吃完所有的荤菜,吃不完的原因,有一半是因为量太多了;有关荤菜是否太油腻的问题,选择“是”的占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本市青少年儿童体重低下、营养不良发生率控制良好,重度营养不良几乎零发生率;而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近年来则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学龄期男孩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超过20%。

  在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儿童生长必需营养素的同时,适当减少学生营养午餐的能量供给量,已经成为让学生“营养午餐”达到真正营养的关键问题。

  首先,为了保证每日蔬菜摄入量,建议午餐中蔬菜的量应当达到100克-150克。

  其次,提倡选择不易变色变味的茄果类、菌菇类蔬菜和浅色蔬菜,而不必拘泥于深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的常识。荤菜方面,尽可能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害怕小年龄儿童进食鱼类误吞鱼刺,目前大多数学校午餐以禽肉类为主,不供应鱼类。鉴于鱼虾水产品的健康益处,建议在学生午餐中常规供给鱼类,但可采用鱼丸、鱼豆腐等鱼肉制品,要求鱼肉量与普通鱼类分量相当。可采用每周至少1次鱼或鱼肉制品,4次畜禽肉类的供餐模式。其中鱼虾水产品的进食量为净重100克。

  烹调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随着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很多学校都提出了限制油炸类食品食用次数的规定,例如每周不超过一次。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隐性油炸食品还是频频亮相孩子们的午饭餐桌。例如,红烧大排在烹调过程中往往需要挂糊油炸,然后再调味品烹制。如何在烹调过程中,真正做到少油,还需要厨师和营养师的共同努力。

  最后,提倡学校把学生午餐的一周安排告知家长,有条件的话,根据本周的午餐食物构成与营养素含量,给出相适应的早餐和晚餐建议。重点包括学生在家时蔬菜水果、鱼虾类食品和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蔬菜种类选择、家庭烹调指导等。陶晔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基金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乌克兰波兰欧洲足球赛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九安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让学生午餐真正回归“营养”
从巴菲特患前列腺癌说起
临近芒种须防中暑先兆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让学生午餐真正回归“营养” 2012-06-04 2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