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伴去南京,看望60多年前指引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水姊,原江南一地下党支部书记老孙。
解放前夕,水姊还只是个20岁刚出头的姑娘,她只身来到江南一小镇,潜伏下来,开展革命工作。公开的身份是教师,一所近镇的农村初级小学,就她一个人,既是教师又是校长。于是小学校就是地下党的秘密据点。白天上课,晚上召集进步青年在这里开会,刻印宣传资料,每天干到深夜。那正是反动派血腥统治的年代,开展地下工作非常危险,国民党的政策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漏了一个。年轻的水姊,有魄力,有胆识,沉着而勇敢。地下活动十分严密,相互间是单线联系,开会必放哨,联络有暗号,机密文件及党员名册藏在特制的一条烧饭用的木凳里。困难的任务她带头干,有险情她必挺身而出,保护了党组织的安全,保护了每个同志的生命安全,不论年纪比她小的,还是比她大的,都亲热地叫她一声“水姊”,因为她名字中有个“水”字。
只短短的几个月,地下支部,壮大了组织,发展了多名党员,完成了“策反”任务,为迎接解放作出了贡献。
于是这生死与共的战斗友谊,情深如海,终身难忘。此番,我们一行8人,想在耄耋之年再看看我们的老书记水姊,再聚言欢。
60年重相聚,感慨万千,昔日的年轻战友,此时都已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我们庆幸,大家都健康地活着,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离休生活。只见彼此紧握着双手,久久地不放,激动的泪水簌簌地掉下来。
这次聚会实在太难得了,太珍贵了,见一面不足以解思念之情;过一天、两天不过瘾;整整相聚了5个白天4个夜晚,还没有说完心里的话。
水姊的爱人老王也是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大伙亲切地叫他“阿德哥”。兄弟加同志,一旦见面当然欣喜万分。这回,两老竟早作准备,高规格地接待我们。特地包了一辆旅游车,请了一位专职导游,派子女全部护送、照顾。两老腿脚利索地坚持陪同。我们饱览了六朝古都的名胜古迹。水姊对新景还亲自去踩点。吃的呢,每顿都是美味佳肴。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坚持要求AA制,可水姊和老王立马正色道:“钱,现在大家都有,革命友情,什么钱不钱的!”把大伙喝住。不光如此,临走时,还送给我们南京特产、饰物、纪念品、保健资料。他们说,战斗的友谊重如山!
要回上海了,临别依依,昔日的小妹妹,如今的老毕,拉着水姊的手,眼泪夺眶而出,水姊安慰大家,不要激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她又说,这样的聚会有益健康,下次再安排。我望着水姊亲切的脸,端庄又慈祥,尽管她已是个老太太了,但在我眼里,她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