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女士全家都在为3岁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纠结。申女士认为让孩子就近找一个园所就可以,而丈夫和公公婆婆则坚持要进公立幼儿园。申女士认为:“我们的矛盾不仅仅在送哪个幼儿园,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分歧跟自身的经验有关。丈夫今天的成绩全靠自己打拼,他觉得孩子将来要成气候就得拼学习。”而申女士则没有这么多苛求,主张顺其自然,觉得自己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会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他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应该让他找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把我们的要求强加给他。”
张淳是一名小学教师,她认为家长的生活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感受。有的家长经常牢骚满腹,这样的家庭氛围怎么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孩子呢?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以为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不休息地为孩子辅导或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一定会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殊不知这样孩子的心理压力却大增,对他们来说反而没有快乐可言!许多家长将孩子学习定位在明天而不是今天,他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扫大街。”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将学习看做是苦差事,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与父母的期许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