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闻抄袭之作成高分作文
王淦生
  王淦生

  记得二〇一〇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汹汹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继续享用他这凭记忆挣来的高分。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忧与爱”,一位考生以富有诗意的语言,道出了对乡下人纯朴本质的热爱,以及对乡下人逐渐消失的忧虑,非常切合今年的高考作文主题,因而获得高分。可这篇在阅卷过程中受到众人追捧的佳作在登上了报纸之后,很快就被读者指认——此作与山东作家王开岭的散文《乡下人到哪里去了》高度相似。

  读者称,这篇高分作文的开头“窃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种是草木味,一种是荤腥味”与王开岭的文章只差了一个字——原作的开头是“私以为”。而文章后面的语言完全一样:“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年代,荤腥味呛鼻。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一丝忧愁像杂草一样慢慢滋生,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考生删除了原作中的地名,但篇章结构、其余的文字及语言风格则与原作如出一辙。

  在得悉自己的文章被江苏考生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上了高考试卷后,王开岭表示:希望不要取消考生的分数,因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由考生个人来担责。

  两位“文抄公”的经历何其相似——都是准备好了佳作到考场“高仿”,为了应试,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各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手段几乎已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一篇抄袭之作获得高分甚至满分,会让多少考生败在抄袭者手下!这对广大考生来说公平吗?

  更重要的是,在高考这一重要的人生关口,让一些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者得利,这会对那些年轻学子形成一种误导:靠投机取巧便可轻易成功,谁还会看重诚实劳动呢?看看我们的学术界,院士造假、校长剽窃、博导抄袭……如此的学术风气和污浊的学术环境已经在倒逼着我们匡正文风、矫正学术风气有必要“从娃娃抓起”了。古人云:文如其人。一个在写作上全靠东挪西摘甚至整体搬迁别人劳动成果的人,你能指望他成为社会的栋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奥|运|特|刊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地产专题
   第B15版:地产专题
   第B16版:职场方圆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人物专题
   第B20版: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醉氧与缺氧
琐忆“八八”父亲节
两套房子
德国街头的“赠物
今宵灯谜
徜徉邮苑
又闻抄袭之作成高分作文
加油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又闻抄袭之作成高分作文 2012-08-08 2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