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距离中考结束才一个多月,父母和我商量,让我去美国读高中,并且已联系好密歇根州的圣玛丽男子高中。一个月搞定签证、入学,我至今难以想象,留学这件事,以如此快的速度降临到我的头上。
我从没有想过我是以这种方式赴美的。8月17日晨,我还差一天才满15周岁,按规定不能独自乘机……我的手上被套上了一个圆牌子,一路由工作人员“监护”,被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托运”到底特律三角机场。
犯难,第一次自己决定要学什么
到美国读高中,最先面临的难关是什么?有人说是语言关,有人说是生活关。我觉得,是,也不全是。在我看来,一个许多人不曾提及的难关是制定学习计划。
与国内“所有人一张课程表”不同,美国高中从9年级开始,必修课和选修课全是自己选择的。说实话,对我们这群刚到美国读高中的小留学生来说,长这么大,突然要自己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有点犯难。
没人和你商量,你需要想清楚未来想干什么,然后决定课程计划。在美国,英语人文是必修课,此外,必须选择一门以上的数学、一门外语、一门科学(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我想想,希望以后学医,所以必修课中选择了生物学和电脑学。此后的10年级、11年级,我每年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和目标。
别惹校规,我的中国同学被开除了!
正当我逐渐适应了美国高中的生活时,一个12年级的中国同学被开除了。学校不但宣布开除他,还让他立即搬出宿舍,理由是,从宣布开除之日起,他已经不是圣玛丽男子高中的学生,没有理由继续住在学校里。这个同学只能立马搬出学校,在校外租住旅馆,和家人联系,或回国,或选择其他学校。
学校之所以如此无情,是因为他触犯了校规:在学校抽烟。他第一次抽烟,被老师发现,给予警告;第二次发现,他没有认错,还对老师竖起了中指……老师认为这是侮辱动作,凭这两条,开除了他。
人们总说,美国学校管得很松,到这里才体会到什么叫“有条件的宽松”。进校报到时,校方就让我们在一份《圣玛丽学生守则》上签字。守则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不过,像美国这样做成一份正式文件,一入校就让你细读,还要在上面签字,还挺新鲜。
因校方要求我们在签字前必须“认真阅读上述内容”,让我发现这份守则与国内的有些不同。它从衣着、学校和社会的诚实正直、性骚扰和其他非法骚扰、武器、酒精、烟草和药品、逃学、机动车等各个细节做了规定。
有些我还是闻所未闻,比如“必须吃早餐”。我刚进校时,就因没吃早餐受到处罚。我们都知道,一日三餐早餐很重要,但这终究是个人的事情,没想到美国从学校层面强制这一行为。美国人强调身体素质,并且认为你的身体素质不好,不健康,关系到学校教学理念的落实,或许因为以上种种,才有了这个强行规定。
“神奇老师”令人惊艳
美国老师到底是什么样?就我观察,大部分老师很随和,偶有“神奇老师”,令人惊艳。
化学老师Morrison先生是个幽默感十足的黑人。他身高近两米,不仅高大,而且体态肥胖。听高年级的同学说,教室里的椅子已经被他坐坏了好几把。话说回来,Morrison先生的课是我读10年级时觉得最有趣的。他从不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活跃。当然,最厉害的是他的“爆破试验”。他会把同学们带到图书馆后面的湖边,让同学们退后观察,他则戴上面具,边做爆破试验边解释……相当具有“献身精神”。
我要说说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生物老师Dan。他的经历够传奇,在当中学老师之余,参加了美国名噪一时的真人秀《bigbrother》(老男孩),最后得了冠军,获得百万美元奖金,被杂志评为“美国10年来女性最想亲吻的男性”……如此活跃的选秀明星,居然在比赛结束后,选择回到校园。我后来才知道,他的全职工作是牙医,业余时间来给我们上生物课。
我将来想学医科,有一部分就是因为他。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