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噱头也不错
吴强
  吴强

  “决战815”“前所未有的力度”“史无前例的疯狂”“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错过今天后悔一生”——这是昨天电商价格大战的部分口号,颇可见拼杀的激烈程度。这种状况,线下早在几年前就品尝了,我曾听某商家一高级管理人员亲口感叹“我们都是从尸堆里爬出来的”。

  当局者杀得起劲,旁观者冷眼相对。批评意见大致分两种:

  其一,电商火拼,恶打价格战,电商无原则讨好消费者,如果一直把价格压得过低,又不肯自己吃亏,有些制造商就可能为获得利润,在产品质量上打折扣,以满足电商低价要求。这样,消费者买到的部分产品,就可能难以保证质量。

  这种逻辑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个链条的传递很漫长,既有环节上的长、又有时间上的长,很难让一般消费者放弃眼前的实惠。其结果必须加上“最终”二字才可能实现,消费者一般不会考虑那么久远。“最终”?最终人都是要死的——这不是我说的,是资本主义著名经济学家说的。

  其二,电商火拼,消费者凑热闹,结果部分商品缺货、无法送达。别看价格战打得凶,消费者并不一定能购买到想买的商品。

  这种看法也不错。不过,仔细想想,除非能够证明没有一个、或者只有极少消费者买到了低价商品,这样的指责才真正有力度;否则,总有消费者正好碰到了心仪又降价的商品,自然笑纳;也可能有消费者碰到缺货,只能郁闷。

  我不愿意像许多批评者那样,只把电商的做法看作是“噱头”。我更愿意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商业行为。虽然我同样对电商以及其他一切商家充满“敌意”,但对电商的“约架”倒有些乐见其成。电商还肯摆噱头,至少说明市场存在竞争,而非独家垄断。有需求、有竞争,消费者擦亮眼睛,没道理不多少得到点便宜的。看起来,噱头也不错。

  但商家也不要光想着打价格战,眼光还是要放远点,否则真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那伤害的就不只是顾客,当然还有商家自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特别报道
   第A22版: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人生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家居装潢
   第B21版:家居装潢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彩票看点
   第B24版:家居装潢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开封直面质疑为何能赢得掌声?
噱头也不错
媒体视点
推广公共自行车要避免资源“错配”
背蛇皮袋的奥运冠军
有一种超标叫“适当超前”?
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
新民晚报评论A02噱头也不错 2012-08-16 2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