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内地最大的一家LV店、全球范围内的第16座路易威登之家在上海恒隆广场开业。据介绍,LV的消费群体可边做头发边订制衣帽鞋包,甚至是麻将盒。其实,除了LV之外,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卡地亚也推出过限量版的麻将盒。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曾经是许多奢侈品的符号。一些人在打扮自己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崇尚原汁原味的“欧美范儿”。尽管许多奢侈品牌不愿承认,但实际上其中的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比例高达六成以上。然而,现在奢侈品牌更热衷的是“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
早在2010年10月出版的一期《新闻周刊》中,就以“MadeFOrChina”为封面故事,展示了全球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制造”的巨大转变。文章指出,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品位,或重新设计产品,或专门制造。其中奢侈品牌无疑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
在这些奢侈品牌看来,经济危机使得西方奢侈品市场一落千丈,炫耀性的消费可能在西方已落伍,但在中国,奢侈品生意正一片繁荣,富人不仅对奢侈品有强烈购买欲望,在具体要求上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挑剔。从目前海外奢侈品牌的“为中国制造”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特别收藏品”和“限定产品”。这无疑显示出,奢侈品牌不再在产品中简单地融入“中国特色”的元素,更是进一步在中国消费者中创造“情感的纽带”。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是一种荣誉,显示出随着我们国力的强大,西方的奢侈品牌也开始向我们“屈膝”了。然而,如果说当初奢侈品牌热衷于“中国制造”,是为了低廉的人工成本,那么今天他们“为中国制造”,也仅仅是向钱看,只为赚取消费者口袋中的钱。
奢侈品之所以会在市场上流行,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其代表着顶级的手工艺、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独到阐释,它传递的是一种文化和该种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在目前的西方社会,奢侈品不再是离普通大众遥远的商品,而通过大众品牌营销和传播的手段,使奢侈品牌成功地在普通大众中开拓了客户群。然而在中国,奢侈品牌推出的“为中国制造”,所瞄准的群体却是那些极少数的富有阶层。
从本质上来说,奢侈品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通过传播这一理念影响消费人群,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然而,包括像麻将盒这样的“为中国制造”,它们更多地是满足了用户的炫耀心理。中国人真的富有到把奢侈品变成日用品的程度了吗?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只知最贵的,不知最好的,这样的消费最终只能成为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