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强台风肆虐申城,为市民安全起见,上海市府办公厅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全市所有暑托班和辅导班立即停课。岂料,当新闻媒体突击采访时,依旧能看到部分辅导班仍在照常上课。
我们不禁要问,在几十年一遇的强台风中,在市政府办公厅不厌其烦地紧急通知下,为何仍会有部分暑期辅导班照常上课呢?首先,对于主办方而言,一件周知的事情是,假期辅导班本质与学历教育不同,属于纯粹的牟利性商业教育活动。该行业的一般做法是通过与家长的协议保证在固定期限内完成固定的课时数来提前收取辅导费。值得一提的是,与全年开班的课外辅导班不同的是,如遇无法正常上课的特殊情况,后者可以顺延,而由于学生的假期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此情况下,一旦无法正常上课只能取消或缩短部分课时,而按照惯例,与被取消或缩短课时相应的辅导费应被退还。这正是上述部分假期辅导班对重大风灾置若罔闻,置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仍然心存侥幸照常开班的表因。而主办方对金钱过度贪恋又不愿履行社会责任是本质原因。
反观在强台风袭击中仍然送孩子上辅导班的部分家长,他们甘冒如此风险的动力正是来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家长希望孩子有美好将来,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家长做出上述“勇敢”的决定,是基于扭曲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就这点而言,其与上述部分辅导班的主办人员是颇为相似的。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不论是为人父母的家长还是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确立人命高于前程、高于教育、更高于金钱的价值判断,生命权最优先,也是我们践行人文关怀、实现社会大治的必举之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