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不掖着几组数字,算不上完美的当代人。手机11位数字,身份证18位数字,电脑6位以上数字密码,伊妹儿6位以上数字密码,私家车5位数字牌号……这些最基本的数字,据说是当代人的“胎记”。
进入了数字时代,人的身心是被浸润在数字里的。那些个普通的数字经过组合后,无论走在哪一个“地界”,信手拈来对应的一组数字,便步走无疆,行云流水,迅捷与快乐的感觉如同攉痒嘻嘻一般舒服。
就说人手一个早已不是稀罕物的手机,摁下数字,不管被呼叫的人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还是在万里之遥的新疆,瞬间就彼此一线牵了,更可以随时逮到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的、想马上找到的人。
不想让他人随手打开你电脑的资料库,就设一组数字密码,且编得复杂一点。我在单位使用的电脑,有时实习生会借用,我编排了简洁易记且难破译的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密码,嗨!从此,自个儿进入电脑无障碍,他人也甭想看见“秘密资料”。
当代人有几组常用的数字是绝密的,不可能请别人提示,更不能写在纸上或留在手机、电脑里,这组数字唯有强记熟记在自己心里。比如做股票,电话或网上交易时要输入用6位以上数字组成的密码,方能操作;又比如银行卡和银行存折密码数字,输入后才能存取款。对这一类天机不可泄露的常用数字,我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编一组特别的数字密码,这样安全性就大大提高。记得有一回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取现金,脑中却纠结着一件有点烦的事,一心两用,取完现金便走。还没有走出五步,身后的女士就叫住我:“先生,你的银行卡没有拿走。”我一愣,但不惊慌地返身谢了人家后取回。不惊慌,是因为这银行卡就是被人拿走,也是废卡一张,因为密码是无规律的“原始码”。麻烦的是,我得到银行去一趟挂失并重新补一张卡。
进入数字时代,有时也会乐中掺点涩。
我家底楼的总门是电子门,物业不给钥匙,用7位数字设了密码,让业主自己去摁键开门。这组密码数字中,有2个数字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进总门得重复摁同一个键。楼上楼下60户人家以一家三口计算有180人,就算每天一半人即90人进楼,这个“重复键”就要被摁180次,负担是其他键的两倍。因此它就过一段时间“闹罢工”——摁下去不响应。
在组合数字面前,年轻人畅行无阻,有的老人却“寸步难行”。我80岁的老母亲,每当要找我,总拿出一本簿子,戴着老花眼镜,一数一回头地对照着在电话机上循序摁11个数字,头转来转去的晕。有时还摁错过数字,跟不相识的人云里雾里“绕了一圈”后,方知误拨了号码。
数字时代,是乐活的时代。把数字玩溜了,便捷、安全、高效且腾挪轻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