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交心又留有余地
金桂
  金桂(职员)

  当上司问出“此事你怎么看?”的时候,说明你在上司眼里,已经举足轻重了,因为他对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菜碟,根本就没有必要问:“你怎么看?”

  当年,我和小李同时进办公室,上司只负责给我们分派工作,从来不问:“你怎么看?”在他的感觉里,我们就是干活的,根本就没有发表意见的份儿,在企业多嘴多舌最不招人待见,我们也很知趣。

  企业改革的时候,上级想推行末尾淘汰制,他第一次问我:“你怎么看?”我从心里不赞成末尾淘汰,因为办公室里人和人的工作量不一样,很难像车间那样搞一刀切,末尾淘汰里面肯定有很多人为因素,体现不出公平,也调动不了员工的积极性。我把我的意见按一、二、三说了出来,竹筒倒豆子,一点没留。而小李却一味顺着他,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结果,上司把我的意见带到了厂务会,老总在企业改革动员大会上,声情并茂地提到了这件事时,我才知道我给上司当了一回枪。上司从心里不赞成末尾淘汰,可作为中层领导又不好说,于是来了个曲线救市,用我这个小菜碟的话,反映他的心声,还代表群众意见。而老总呢,也很会来事,在会上,既表扬他,又表扬我,表扬他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不盲目附和上级领导,表扬我实话实说,有点分析能力。还说搞企业就需要我们这样不盲从、敢于说真话的下属。那次会上,老总的形象既民主、又温馨,让大家很感动。窃笑:我和上司都给他当了一回枪。有些事情,就是歪打正着,原本一句仗义执言的话,竟无意中提升了自己。而小李依然该干吗干吗。

  后来,上司和我就有交心的习惯,“你怎么看”经常出现在我们之间。

  时间长了,我也不是回回都实话实说。因为上司是个爱借势的人,总用别人的话来反映他的意思,这里面就十分复杂,枪在某些时候,就成了垫背的。当我悟出这点的时候,就经常扬长避短地和他打迂回战,可放的时候,我也借势,不该当枪的时候,或当枪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我就保存实力不放。

  上下级关系不需要特别透明,既知心又有尺寸,既交心又有余地,是最好的状态。什么时候,没有距离感了,两个人成了一个脑袋,离翻脸就不远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长三角/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职场方圆
   第A28版:读者之声
   第A29版:阳光天地
   第A30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20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上下级交流,你怎么看
瞅准时机聊问题
别和老板擦枪走火
既交心又留有余地
阁老怎么看才重要
欢迎来帖
妄言妄信是大忌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A27既交心又留有余地 2012-11-21 2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