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刚刚过了26岁,我那老妈就求爷爷告奶奶给我介绍对象。不去吧,好像我不识趣,你说这去吧,确实也难为情,本人是精装版的素面朝天,不施脂粉,碰上个一见钟情的那不是大海捞针嘛。为了完成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开始了频繁的相亲之路。
第一次相亲是邻居王阿姨介绍的,对方在什么广告设计公司上班。趁午休时间匆匆见了面,娘哎,那底版活脱脱一个陈冠希,虽说有房有车,可我心里潜在的那个危机感你们可想而知。这花瓶放在家里谁能看住啊,这不是明着招女贼。我把终身托付给他,那不是把随时会爆的炸弹放在身边吗?
第二个我印象最深,那家伙足足一米九朝上,想想本人这一米五五的海拔,那不是搬着凳子开冰箱自找没趣吗?不过人家这个男孩还是蛮热情的,见面后愣是短信电话的骚扰我了一个月,我自己也沾沾自喜:呵呵,咱这三等残废愣让国际巨人看中了,难得啊难得……
还有一个那是真正的富二代,呵呵,相个亲乖乖的那是开了一辆宝马,香烟抽的可是大中华,还是什么留美镀金的海归。我用不娴熟的美式英语和他对话他愣是没听懂。这年头,文凭代表不了能力,别墅表明不了是你自己的,老子的东西永远是老子。姐妹们嘲笑我把钻石王老五枪毙了,我说:“他身上贴的所有光环都是他老子的外衣,他只是携金藏银的蛀虫,不后悔。”
还有一次是最让我可笑的,那次是我爸爸的同事介绍的,样子不错,五官端正,但我发觉他没看我一眼就想急匆匆地离开。我突然说你和我一样来敷衍的,他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是被逼而来的。”
我最满意的那个男孩是单位王老师介绍的那个。这孩子家在农村,长相不错,大学毕业后融入城市,但他身上根本没有城市元素。我记着我们两个聊着聊着走过开元大道,一位拾荒的老爷爷艰难地拉着车子,他在后边推了很远很远……当时我就想:我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有情有义,虽然平凡但有爱心,他能这样爱别人他以后也会包容他的爱人。我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但后来的音信是石沉大海,王老师告诉我:“人家说你是独生女,他没房没车又没钱,家里负担太大,门不当户不对……”唉,人啊,为什么如此悲哀,为什么总站在金钱、地位、权势的门庭衡量爱情。人为什么如此决绝就不给一次机会呢?后来,我又见过好几个,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也许,错过的,就是最美的。
提起相亲,我现在都产生了惧怕。我时常安慰妈妈:“别急别急,让婆婆再养他两日,会有一例成功,现在缘分不到。”妈妈说:“你找个好归宿我就放心了,别挑了,别挑了,谁还没个毛病啊。”为了找到为我撑伞的人,我在继续相亲,他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