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布局完成
以资源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线,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历经3年努力,实施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已基本圆满完成。目前4家新建三级医院已开张运行,3家郊区中心医院即将完成提升等级工作,1家三级医院已全新搬迁;有力推进了二级医院功能调整,逐步建立“治疗-康复-护理”医院服务链接,目前已有2家医院完成转型为康复医疗机构;大力推动浦东、新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国际高端办医力量,有效促进了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
分批调整收费项目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分批调整收费项目,降低容易诱导消费的检查检验项目收费标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临床手术项目、中医服务项目和长期偏低的床位费。推进医保总额预付制,设立了卫生医保联合投诉电话,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市、区县分别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各区县均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的第三方优势和社会效果得以充分凸显。
门诊增加专家力量
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全市各医疗机构切实回应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纷纷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基于统一平台的预约诊疗服务等;各医院增加门诊专家力量配备,积极落实副高以上专家每周至少2个半天门诊,普通门诊有副高以上专家把关,并开设双休日门诊、午间连续门诊、夜间专家门诊等。2012年,全市医疗机构已推出近5000条方便患者就医举措。
健康档案信息采集
以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改革支撑体系逐步夯实。一是建立了统一标准规范和考核评估要求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三年来已累计招录6089名住院医师,已有1115名医师完成培训并陆续就业。二是推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实现全市三级医院和8个试点区的医疗信息整合,采集了3000余万个人基本信息、1亿多条各类诊疗信息;二期项目已立项,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实现全市17个区县、近500家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整合和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