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读者俱乐部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信地板非洲见闻:火山馈赠给我们的瑰宝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这是作家三毛的世界,浪漫而温暖。用这句诗来形容在西非看见的遍地树木再合适不过了,“粗壮敦厚、歪歪扭扭”,似乎以这种生长的形式来表达对恶劣自然的反抗。

  遇雨则长,遇旱则停

  非洲,常年干旱少雨、气候干燥炎热笼罩着非洲这片大陆,素有“热带大陆”的称号。在这里是不分四季的,只有旱季和雨季。在旱季,树落叶,草枯死,到处是一片荒芜,而雨季来临时,却顿时变得万物复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这在西部非洲显得更加明显。撒哈拉沙漠日照时间为4300时/年,日照率达到97%。而与之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吐鲁番其日照时间也不过是3095时/年。在非洲,年均温大于20℃的地区占95%,其一般在山地地区,而阿尔及利亚西边廷杜夫极端高温可达57.1℃,索马里的柏培拉则达到惊人的63℃。

  但就是在这种极端炎热和极端干旱的地区,却有两种东西为世人瞩目:一则为钻石;二则为木材。也许是上天的施与,在非洲广泛分布着一些珍稀的木材,从埃塞俄比亚到南部非洲的安哥拉,从大西洋沿岸的塞内加尔到西部的多哥、贝宁、尼日尼亚等,从海平面高度的干旱、岩石地带,到海拔1200米的高原上,都能看见一些几人甚至十几人合抱的树木。据当地人介绍,比之其他树木更弯曲、粗壮的,一般都是红花梨、柚木、茚茄木、船形木等。不见年轮的古木,树蔸的断面约为一栋房屋的面积。

  这些木材生存在一个恶劣的环境当中,每当干旱之时,则如遇见中午最强烈的阳光的树叶一样,停止光合作用,关闭叶孔,也防水分过量流失。也或者像在冬季冬眠的动物一样,停止生长。直到短暂的雨季到来,便抓紧有限的时间,疯狂地生长。这种一停一长,极其缓慢,大致为每五年长一轮,一颗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树木则需要生长数百年以上。许多树木旱季里落叶,好似中国的落叶树进入了冬季。区别在于中国的落叶光杆树是在寒风中抖擞,而非洲无数的光杆树是在那高温的烈日下暴晒。

  吸收恶劣环境

  所造就的地下矿物质

  前寒武纪形成的陆地面积占非洲面积的96%,在这一时期,频遇火山喷发与地震,使得在这一古老的大陆地底下,蕴藏了丰富的矿产。土壤以成土母质:火山岩、花岗岩为主。据当地人介绍,那里的矿产种类多,数量打,但都是以采为主,加工很不发达,一般都是采好后运到欧美进行加工了。

  在阿特拉斯区,它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蕴藏区,总储量约占世界一半,其中摩洛哥居世界首位。而在西非区,铁矿、铝土蕴藏量极为丰富,尼日尔的阿尔利特铀矿为世界最大铀矿之一,加蓬的莫安达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型优质锰矿。刚果盆地外环区,上元古界砂页岩中蕴藏着规模极大的铜钴矿,形成一条长550公里、宽60~100公里的“铜带”。铜的储量占世界1/6,品位高,伴生锌、银、铀、镉、锗等,而被誉为“地质学上的奇迹”。

  前寒武系结晶变质岩高原加上后期沉积层,加之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和金伯利岩筒、岩脉数量多,规模大,成为世界上少见的矿产富集区,蕴藏着金、铀、铂、铬、钒、镍、金、石棉、金刚石、铁、锰等。目前已确认的25亿年前形成的陆地块,非洲有8个,有的岩石年龄可达40多亿年,最古老的41亿年,发现了十颗年龄为60亿年的钻石(扎伊尔)参天古木、优质木料在山上森林中随处可见。

  而生长在这里的红花梨、柚木、茚茄木、船形木则由于特殊的分布原因,尽情地吸收着这些寒武系洁净变质岩。据在贝宁共和国当地设立工厂的一家中国地板企业安信介绍,作物和林木生长发育必须有一定的矿质养分。这里的木材边材至心材处,钙、硅、铁的径向分布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明显。这符合木材运输矿物质的动力学原理。所以这些木材比一般的木材耐极热或极寒,稳定性及硬度都不是一般木材可以比拟。

  精明的北欧人发现了这些木材的独特特点,便将它们制作成稳定度极高的地热地板铺设在冰天雪地的北欧家庭,因其在生长的时间里,经历过极热与极旱,并且吸收这片神奇大陆下的天然矿物质,所以其稳定性和耐热性不是一般木材所可以比拟。

  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

  在非洲,当地人似乎不把它们看得那么珍贵,遍地的木材交易市场让人目不暇接,而且除了卖给木材商,当然利用最多的还是用作柴火(Firewood)。在塞北部山区有大量的树林和灌木林,灌木林常常被烧毁后,作为农田,而树林里的大树被用于作柴火。怎样用大树制柴火,当地人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先在大树的下部砍下一圈树皮,让树自然死掉,等到树自然干枯后,再放倒取木柴。劈的木柴堆整齐的摆在路边买,价格也很低廉,约人高的木柴堆也只卖到3000利昂,约合人民币7-8元。

  在我国广东省高州市观山山麓西岸村池塘旁,有中国唯一的一棵珍贵的缅茄树,树高20米,胸围8.5米,冠幅33米,虽经420多年风雨沧桑,仍苍翠挺拔,枝繁叶茂。此树曾遭雷击,树干上部劈分为五,又竟能遇难不死。主干自地面高两米处分出五桠支干,每桠约有一人合抱粗细;枝叶浓茂成荫,树冠宛如巨伞,荫地达三四亩。 

  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高州竹枝词曾写道:“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

  (安信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冬令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读者俱乐部
   第B20版:读者俱乐部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让我们拉帮结伙脱“光”去吧
安信地板非洲见闻:火山馈赠给我们的瑰宝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读者俱乐部B22安信地板非洲见闻:火山馈赠给我们的瑰宝 2012-12-25 2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