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次卖车
季 颖
  季 颖

  3年前,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卖过一次车。

  那是一辆二手丰田佳美,2001年的车,里程记录有40万公里。买来半年多,开了2万公里,居然没出什么故障。我在当地最大的分类网站二手车专区,发了条出售信息。

  当天下午陆续接到咨询电话,多是邻近地区的。还有个芝加哥人几次打长途,声称很有兴趣,要坐飞机从两千公里外赶来。后来,一个附近的黑人女孩来试了试车。第二天一早,她父亲就付了车款,把“老佳美”拖走了——交易手续非常便当:我们把原车牌卸下,写张卖车声明,下家凭这个材料到住地车管部门上新牌照。

  买卖之间,看似简单,关键在于背后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买二手车前,只要在一个全美统一的车辆信息网站上付48美元,输入车架号,就能查询到这辆车的所有交易记录、事故信息、修理情况。我们买车时这样查过,下家买我们车时可能也查过,所以不必罗嗦。上新牌时,车管部门只需根据系统信息加以更新,大家都方便。

  前不久在上海,我第二次卖车,是一辆用了6年的东风标致。

  按广告找到一家二手车帮卖公司。对方简单了解车况后,第二天派验车员上门检测。第三天中午,公司来电:车子在他们的拍卖平台上拍了多少钱,问我是否接受那个价格。我同意了。随后,我把车子送到公司,业务员去车管所办退牌手续。我再拿着退牌单,开着买的新车去车管所上牌。整个过程约一个星期,虽然来回跑了几趟,但已经比原先预想的简便许多。

  两次卖车,最大的区别,不是自己操办和委托帮卖公司,而是车辆信息的透不透明。目前,国内还没建立统一完整的车辆信息查询平台:事故记录在交警部门,维修记录在4S店(还有很多小汽修店没有记录),交易记录在车管部门,三者既不联网也不对外。二手车的质量,只能靠个人或公司检查。

  一家知名汽车网的调查显示,超过58%的人认为“市场信任度不高”是二手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内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产品信息不透明、篡改数据及隐瞒车辆事故情况等时有发生。而如今,上海已进入家用车更新活跃期,市场很大。

  美国二手车信息系统的建立,早走了几十年,我们存在差距,可以接受。只是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早点打破壁垒,共同搭建完整统一的二手车信息平台。这是趋势,更是商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冬令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读者俱乐部
   第B20版:读者俱乐部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年终考”直播官员为何冒汗?
两次卖车
大学生何以自认“中下层”?
无往非米
火车票降价要让人看得懂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A08两次卖车 2012-12-25 2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