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华走了,悼念他的人在他牺牲的地方摆上白菊,报道他的媒体纷纷在标题里强调他“亿万富豪”的身份。这种强调似乎有些让人反感:不是亿万富豪就不会救人吗?亿万富豪救人就不应该吗?救人之举,与财富无关,与人品有关。
再加思索,杜光华的救人之举和他的财富其实也不是毫无关系。抛开此次救人的壮举不谈,这个被称为“最美老板”的80后年轻人的确令人赞叹:他扶持乡邻,善待员工,热情好客,讲究信义……他去世后,街坊邻居唏嘘不已,许多生意伙伴连夜赶来悼念。这,也许正是他从白手起家到亿万身家的原因之一:他有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良、一种善待他人的胸怀、一种诚信仁义的担当、一种心中有他人的格局。
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如果说杜光华有什么过人之处,逃不开“格局”二字。心中有格局,让他善待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鲍勃·迪伦在歌里唱道,杜光华用短短31年的人生道路给出了答案。
杜光华被找到的时候,双臂还呈弓状,好像随时准备将落水者抱上岸……生死一线,他没有顾及自己的生命。谁也没有料到,亿万富翁杜光华的生命会定格在2012年12月21日。
一心救人
21日,冬至。在浙江省永康市中国科技五金城做钢丝网生意的杜光华和妻子邀请员工们到“意中意”煲庄热热闹闹吃了顿饭。煲庄旁边是水流湍急的华溪,当晚8时50分许,大伙吃完饭后出门,员工孙建龙忽然听到前面“扑通”一声,急忙跑过去一看,同事赵希圣已经滑下了河岸。紧接着,他看到岸上的老板杜光华急得伸出手想去拉赵希圣,一看够不着,连衣服、鞋子都没来得及脱,就从两米高的岸边跳下了河。焦急的人们一边纷纷去找营救工具,一边看着水中,杜光华抓着小赵游往对岸,速度越来越缓慢。最后一个动作,是杜光华奋力将小赵向岸边一推,然后自己沉入了漆黑的水中。之后,大家急得喊破了喉咙,但杜光华再也没有回答。
报警后,公安、消防、120等赶到现场,下水再三搜寻,却找不到杜光华的踪影。由于水流湍急,天又下着雨,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直到12月22日凌晨4时,杜光华的遗体才在几百米远的地方被金华的专业打捞队打捞上来。
资深救生员陈东伟说:“落水发生在晚上,江水寒冷,水流很急,天又下着雨,难以分辨水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用绳索绑着下水救人,杜光华的举动确实让我感动。”
在那一刻,杜光华一心救人,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宝贵的生命。
吃亏让人
31岁的杜光华来自河北省安平县安平镇大中良村。10多年前,他来到永康市创业,凭着聪明、肯吃苦,成为一名身家过亿的老板:其在老家的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年产值超亿元。
闻听噩耗,杜光华的老家挤满了人,从县里到乡里,四邻乡亲们都赶来看他最后一眼,自发为他们家扫雪、修水管、接暖气,安慰亲人。
杜光华是家里的独子,58岁的父亲杜泽生忽然失去爱子,痛不欲生。老人拿出两张写满了字的纸,他说,怕伤心说不出话,想写下些纪念的文字。伤心而凌乱的文字里,记录着这位父亲的心痛与自豪。
“光华从小就听话、懂事,吃亏让人。他对自己的员工就像对兄弟一样,给他们每人买了一部苹果手机,自己却用修了又修的旧手机……” 杜泽生说,在他们家乡,经商风气浓郁,很多孩子上完初中就外出经商了。他从小教育杜光华诚信为本、助人为乐,这些朴素的道理已经渗入他的血液当中。出事后,有人说,杜光华这么成功,一命换一命走得太不划算。对此,老人摇摇头:“小赵是从我们老家带出去的孩子,要是回不来,怎么跟他家人交代哩。”
乡亲们为失去这个好儿子痛惜不已,又为他自豪。安平县自古为孝德之乡,今天,杜光华的事迹,为安平的孝德文化画上重重的一笔。送别那天,上千名群众自发赶来。追悼会上,杜泽生强忍悲痛,告诉大家:“舍己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光华的行为是伟大的,为安平县,为永康市争了光,他是我们的骄傲。”
感动他人
杜光华和员工一起,在五金店附近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一同吃住。天冷了,他为员工们预支钱添置衣服;装货卸货累了,他就让大家去休息,自己再去找搬运工来完成。
24日是平安夜,在杜光华救人的河边,永康市民自发来到这里,献花点蜡烛,纪念英雄。杜光华在永康经商已经10多年,永康是他的第二故乡,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也感动了这里的父老乡亲。点点烛光中,他似乎并未离去。
杜光华的一跃并非偶然。平时,他就是市场里乐于助人、善待员工、诚信经营的楷模。“我们从不叫他‘老板’,他是我们的亲哥。”货车司机孙建龙哭了。杜光华总跟员工说,大家在外打拼不容易,要互相关心。
连市场里的同行都不得不佩服这个不是一般好的老板:“我们在一个地方经营,彼此是竞争对手,但不管谁家缺货,他二话不说立马送货应急,从不赚钱。”
杜光华的壮举,同样感动了千千万万网友。网友“微力无边的世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富不是尊敬的理由,但富不忘本,富不忘助人,甚至连生命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奉献,才最令人敬佩。” 人民日报